環保產業競發 河北機遇幾何
伴隨著國家政策的接連推動,我國環保產業迎來發展契機。因此,6月8日開幕的第八屆中國北京國際節能環保展覽會頗有國內外環保企業集體“閱兵”的意味。
梳理展覽會會務組提供的一份參展企業名單,記者發現,總共333家參展企業中,僅有河北先河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河北工大科雅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河北同力自控閥門制造有限公司、承德市新龍電子有限責任公司等4家河北企業,而來自北京和天津的企業超過80%。
對于肩負治理大氣污染艱巨任務的河北省來說,在競相發展的環保產業競賽中,我省企業何以搶占機遇?
從本次展會第一次亮相的京津冀及周邊地區節能低碳環保產業聯盟名單中,不難感到這一問題的嚴峻性。
“目前,已有近50家企業加入京津冀及周邊地區節能低碳環保產業聯盟,來自河北的企業并不多。”該聯盟的發起方之一北京京西創業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沈灼林說。
去年12月,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內蒙古、山東等六省、市、自治區成立節能低碳環保產業聯盟,最初加盟企業僅14家。
“從我接觸的層面來看,河北環保類企業目前還局限于區域型發展階段,視野局限于河北,研發和技術引進消化能力還需要進一步提升。”沈灼林說,“但也有個別環保類民營企業已經在環保設備制造、水處理等方面走在了前列。”
與河北企業相比,來自北京等地的環保類企業卻態度積極,早已對河北市場抱有極大興趣。記者采訪時,聽說是河北媒體,很多企業負責人都主動熱情地介紹未來一兩年布局河北市場的規劃,很多參展企業已經在廊坊等地建設了生產基地。
“據我了解,聯盟里的很多企業都有意愿將制造業環節搬到河北,但他們還處于觀望階段,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缺乏統一、權威的引導。”沈灼林說,節能低碳環保產業聯盟恰恰可以在此方面有所作為。
對此,觀察人士建議,面對京津兩地環保類企業的快速成長,河北環保類企業亟須加快自主創新或技術引進的步伐,提早布局。否則,未來兩年,河北環保產業的市場將面臨外省強勢企業瓜分的危機。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