泊頭百姓喝上了健康水 曾長期喝含氟水牙齒發黃
有著700多年歷史的大運河緩緩穿過河北省泊頭市區。這個看似不缺水的地方卻是河北省氟化物含量嚴重超標的地區之一,飲水含氟量在2.8毫克/升左右,居住在這里的20萬居民中,許多人都患有同一種病:氟斑牙和氟骨癥。長得俊俏周正的姑娘小伙一張口,卻露出一口黃牙,更嚴重的是氟化物含量超標會給人的身體帶來無法治愈的傷害。
上世紀70年代出生的楊秀靈是泊頭醫院的大夫。她在上海一家大醫院實習時,一位醫生說:“這么漂亮的姑娘一張嘴怎么這么嚇人呀。”這句話深深刺痛了楊秀靈。這位生長在泊頭的姑娘從小看慣了黃牙,第一次知道其他地方的人沒有這種黃牙。她說:“氟化物含量嚴重超標導致氟在骨頭上沉積,使牙釉脫落,最終形成氟斑牙。”
在該醫院工作了30多年的骨科主治醫師王振玲則見到了大量患有氟骨癥的病人。他告訴記者,沉積在骨頭上的氟化物會造成韌帶的骨化,使骨頭密度增加,骨頭變脆變硬,泊頭的一些孩子從小就容易骨折,長大后有些人因氟骨癥導致椎管狹窄,有些還壓迫神經,增加了手術的難度。“一個普通病人只需要1個多小時的骨科手術,對患有氟骨癥的患者則需要3個多小時。因為他的骨頭太硬了。”
一定要讓泊頭市的老百姓喝上健康水。為徹底解決市區居民長期飲用高氟水的問題,泊頭市將地表水廠和市區管網改造工程列入重點民生工程來抓,地表水廠工程利用亞行貸款600萬美元,市財政配套資金4244.69萬元,自2010年10月開工建設。河北省財政廳外債中心主任和輝說,泊頭市地表水廠及城區管網改造工程是泊頭市第一個利用亞行貸款建設的重點民生工程,項目總投資1.5億元,其中申請亞行貸款1050萬美元,財政配套資金7909.69萬元。經過18個月的緊張施工,日供水能力3萬噸的凈水廠、鋪設20.5公里輸水管線以及30余公里市區內配套街區管網工程于2012年5月份完工。“項目的實施,彌補了泊頭市基礎設施建設資金缺口,讓泊頭市區居民全部喝上優質的黃河水,徹底解決了市區居民長期飲用高氟水的歷史,提升了全市人民的生活質量。”
記者跟隨泊頭市自來水公司經理宋澤遠走進新建成的地表水廠。一池池清水正在進行沉淀、過濾和消毒處理。宋澤遠說,該水廠以大浪淀水庫為水源地,源水為黃河水,水質含氟量低,水源的改變加上先進的凈水工藝,水中氟化物指標降至0.74毫克/升,符合國家飲用水安全標準。在2012年7月國家衛生部、住建部組織的全國水質督導檢查中,泊頭市地表水廠的出廠水106項指標一次檢驗全部合格。“在新建地表水廠運行后,針對泊頭市城區部分配水管網嚴重老化、管徑小、材質差等問題,我們于2012年報請省項目辦又申請了450萬美元亞行貸款,加上地方政府財政的配套支持,共投資6443.8萬元決定實施泊頭城區供水管網改造項目。”
具體負責亞行貸款和項目執行的河北省財政廳外債中心副主任朱彥彬說,我們利用亞行貸款完成了地表水廠及配水管網改造工程建成和運行,取得了社會和經濟雙重效益。居民生活和市內工業企業擁有了充足的用水,新型環保的管材更換掉以前使用的落后管材,提高了供水水質和城區供水可靠性,減少了水質的二次污染,有效避免了水資源浪費,改善了城市投資環境,為經濟社會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該項目的建設還使市區大量汲取地下水的工業、生活自備井逐步關閉或封停,節約了大量地下水資源。主要靠地面徑流補給的地下水可廣泛用于農田灌溉及提高植被覆蓋率,進一步提高了農業總產值,減少水土流失。
在泊頭市,記者還參觀了新星幼兒園,院長說,這些孩子每天都喝六杯水。孩子們拿著自己的小水杯歡快地笑著,露出一口潔白的牙齒。記者想起了楊秀靈大夫的愿望:“我希望,泊頭建成的新水廠給我們帶來健康的飲用水,讓我們這里的人無論走到哪里,都自信地露出潔白的牙齒和燦爛的笑容。”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