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民一造粒作坊非法生產多年污染環境 村民苦不堪言
8月6日,惠民縣李莊鎮任家村村民向本網反映,其村口橋邊有三家生產塑料顆粒的小作坊,持續生產了多年,其中一家無名造粒廠已存在7、8年之久,作坊晝夜生產,造成村頭垃圾遍地,地下水有異味并漂浮著一層白色物質,且噪聲大,夜間生產影響周邊村民的睡眠。村民多次電話向當地相關部門反映未果。
村頭繩網堆積如山 垃圾遍地
記者調查時發現,任家村村頭河溝內的水面漂浮著白色和綠色的物質,廢棄的原料遍地,垃圾堆積如山。
據任家村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村民稱:這三家作坊五、六年前就有了,其中的造粒廠存在時間最長,主要生產塑料顆粒,白天晚上的干活,村頭的橋上堆滿了繩網,橋下的水變成了綠色,噪聲不斷,夜間嚴重影響村民的睡眠,且村頭的河溝直通徒駭河,他們之前曾給鎮政府電話投訴過,但一直未得到處理。最近幾年,我們打上來的地下水上面都有一層白色的東西,有異味,根本沒法喝。
惠民縣李莊鎮政府:知其存在,未接到群眾投訴不會去查
惠民縣李莊鎮政府負責環保的王主任告訴記者,“這個廠子我以前就知道,地下水被污染不是因為這個情況,而且飲用水不會使用地下水。我們監管的前提是,惠民縣環保局對于造粒廠可以處罰,但是不允許完全取締,這種廠子是被默許的,只要不造成污染,不影響別人正常生活就可以。既然接到投訴,我們就會抓緊找他,像他這種情況存在好多年了,確實也不屬于合法企業。”
王主任再三強調說:“顆粒和繩網是縣里的支柱企業,只要不造成污染,不影響村民的生活環境就可以。”記者問及認定不造成污染、不影響村民生活環境的標準是什么?”王主任稱,“就是沒有接到群眾的投訴。”
被問及是否接到過村民投訴?王主任稱,“上周日剛接到過,去找過當事人,但是他出差了。”
惠民縣環保局:我們確實是有監管責任 但是人手不夠
就上述情況,惠民縣環保局監察大隊李華隊長告訴記者:“周一下午我們已經派人過去對該作坊下了《違法行為改正通知書》,限期五天內自行拆除。顆粒和繩網是縣里的支柱行業,雖然此情況存在多年,但是未得到舉報,我們不可能去村里查,整個惠民縣有1000多個村,我們監察大隊才六個人,人手不夠,一般情況是針對全縣轄區內的工業園及工廠密集區進行定期巡查。”
“對這種作坊縣環保局該如何處理?”記者問。
“首先下達改正通知書,要求其限期辦理環評手續。像這種小廠子根本辦不下環評手續,只能限期拆除,如果限期內還不拆除就要走法律程序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