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2013年環境保護目標責任考核結果發布 合肥位列第二
良好的生態環境是最公平的公共產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合肥,城市版圖不斷擴大,外來人口增多,面臨環保與發展的雙重難題。合肥決策者們邁開步子,將環境保護納入城市發展之中。他們意識到,環境質量事關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事關人民群眾身體健康,事關城市形象,沒有最好,只有更好。環境治理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當前尤其要堅定信心,不等不靠,主動作為。9月17日,省政府通報2013年度全省環境保護目標責任考核結果:合肥市在全省16個地市中以總分98分僅次于黃山名列第二。
愚公移山治標更要治本
在巢湖治理上,要有愚公移山的精神,長遠規劃,一步一個腳印,將巢湖做成合肥乃至安徽最亮的名片。
合肥因水得名、因水建成,也一定會因水而興。環境治理是一個長期的事情,全世界沒有一個能拿來就用的成熟的治湖模式,因此,環境治理注定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不會是今天治理了,明天就變好。
治湖先治河,治河先治污。合肥人已經有了治標更要治本的治水方略。立足防治重點,強化污染減排,加強環境監管,創新工作機制,在解決問題上做“減法”,在優化環境上做“加法”,實現標本兼治。
政府掏出真金白銀,經過幾年的努力,環巢湖治理情況一年比一年好,所有入湖水的污染指標都在下降。巢湖環境整治上有了很大改觀,藍藻暴發面積大大減少,水質得到明顯改善。
一個個數據,亮出了合肥環保考試的優秀成績。根據國家環保部2013年度考核,合肥進入巢湖河流水質明顯好轉,巢湖流域11個國家考核斷面中有6個達到考核要求,比2012年增加4個。在減排方面,所有減排指標全部超額完成,不僅得分且加分。合肥市環保局負責人介紹說:“COD省定目標下降2.5%,實際下降5.22%;氨氮省定目標下降1.2%,實際下降6.13%;氮氧化物省定目標下降3.5%,實際下降7.4%;二氧化硫省定目標下降3.5%,實際下降9.1%。”
環巢湖生態治理,不是一朝一夕能夠解決的問題,在多個場合,省委常委、合肥市委書記吳存榮都始終強調環巢湖生態治理的艱巨性和長期性。“我們要有愚公移山的精神,堅持長遠規劃,一步一個腳印,目前對于巢湖生態環境的治理還在初步的階段,巢湖治理剛剛拉開序幕,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一票否決環保與發展共進
在發展中加強環境保護,以環境保護促進經濟社會發展。
水環境治理工作不力,一票否決;招商項目環保不通過,一票否決;建筑工地防治揚塵不達標,一票否決……在環保領域,合肥開出了最多的“禁行單”。招商引進項目,項目帶來發展。眾多經驗表明,合肥的發展必須走一條可持續發展的道路,不能走其他發達地區資源高消耗,環境重污染,先發展,再治理的老路。
從招商開始,合肥就架起了嚴格的環境準入門檻,招商不是“撿到籃子里都是菜”。為此,合肥要求招商干部,一定要熟悉產業、環保等政策。把控制污染指標和保護環境放在頭等重要的位置。發展工業不是終極目標,工業化是致富的過程,終極目標是一個現代化的宜居城市、生態城市。
在合肥,為了一己之利破壞大局的事情是絕不允許的,偷排污水將一律關門走人,并處以重罰。對領導干部監管失責造成嚴重污染后果的,必須丟烏紗帽。對每個項目的主要負責人,要“終身追究”。
這幾年合肥在空氣質量和環境建設上采取了很多措施。對無規劃環評及環保設施不完善的入區項目不予審批。6個行政許可事項全部進入環保窗口集中辦理,優化重大項目環評審批、環保驗收內部流程。去年就有三十崗鄉水上游樂中心、安徽帝元生物(高新)、安科生物(官亭)、合眾人壽(長豐)等項目被拒批。
合肥經濟發展沒有只算經濟賬。馬鋼(合肥)公司,曾經是合肥的一張經濟名片。如今,按照計劃,到2016年馬鋼(合肥)公司將關停全部冶煉設備。合肥對馬鋼采取了最嚴格的環保措施。
合肥的節能減排“成績單”在眾多城市中顯得十分亮眼:經濟快速發展絕不能以污染環境為代價,合肥市堅持把經濟發展與環境治理放在同等位置,積極打造綠色GDP,努力使合肥的水更清、天更藍。
轉型發展生態宜居城湖共生
如果合肥沒有一個好的生態環境,就談不上建設宜居城市,更談不上大湖名城創新高地的建設。
一邊是5000多名職工的利益,一邊是環保紅線,馬鋼(合肥)公司因環保問題備受關注。
距離省會合肥30公里外的肥東縣,坐落著一個已經建設8年的合肥循環經濟示范園。馬鋼(合肥)公司的轉型之路從這里開始。9月20日,馬鋼(合肥)公司連續鍍鋅線項目開工,這個傳統企業邁開了轉型發展“第一步”,職工利益、環境保護和持續發展三者之間的關系走上協調之路。馬鋼(合肥)公司轉型發展,對于安徽、合肥的產業結構調整,有著積極意義。
也就在這個產業園,坐落著幾十家上億元的企業,經過幾年的探索,園區轉型發展,已走出了一條科學發展、集約發展、和諧發展和可持續發展之路。
大湖名城,城湖共生。合肥,這個在全國唯一環抱五大淡水湖之一巢湖的省會城市,正在積極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高起點規劃建設環巢湖生態示范區,探索全國大型湖泊治理新路徑,打造安徽“生態強省”的典范和重要支點,努力把合肥建設成為生態宜居之城和最美麗的省會城市之一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