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環保部門現場實驗 鞭炮一響PM2.5瞬間"爆表"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新春佳節臨近,燃放煙花爆竹是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民俗。為讓市民直觀了解到燃放爆竹對空氣環境造成的危害,2月11日下午,南昌市環境監測站進行了一次現場實驗,利用專業分析儀監測對比燃放爆竹前后的空氣污染物含量。數據顯示,爆竹燃放后,分析儀上pm2.5值以及pm10值瞬間“爆表”。
當天下午15:00,南昌市環境監測站工作人員在其所在辦公場所前的一塊空地上,用激光大氣微塵(氣體)分析儀對一掛5000響的爆竹燃放前后的空氣質量進行了監測。據監測數據顯示,爆竹燃放前pm2.5(細顆粒物)、pm10(可吸入顆粒物)分別是28微克每立方米、70微克每立方米。爆竹燃放后,分析儀上pm值瞬間一路飆升,由于鞭炮產生的煙霧量過大,濃度過高,最后竟達到上限值(pm10超過1萬、pm2.5超過8000),導致儀器“爆表”死機,無法正常工作。
“大量燃放煙花爆竹會加劇提升空氣中顆粒物(PM10、PM2.5)、二氧化硫等污染物濃度,同時會產生大量的有害氣體,形成酸雨,影響群眾身體健康。”南昌市環境監測站副站長樊孝俊接受記者采訪時稱,每個公民都有義務保護環境。他表示,根據對去年除夕及大年初一的監測結果顯示,南昌空氣污染物濃度高出平時很多倍。燃放煙花爆竹其實就是在破壞自身的生存環境。
據記者了解,2月4日,省環保廳聯合省委宣傳部、省工商局、省安監局、省公安廳向各設區市和各省直管縣人民政府,發出《關于做好我省2015年春節期間煙花爆竹禁限放工作的函》,提出今年春節期間,我省實施煙花爆竹禁限放。根據規定,各地應根據實際情況,明確煙花爆竹禁限放時間,劃定禁限放區域,按照煙花爆竹安全質量標準要求,確定允許銷售、燃放的煙花爆竹規格和品種,并予以公布。
南昌市環保局呼吁,不管從政府層面還是從老百姓自身層面,希望市民節假日請盡量少燃放煙花爆竹,可以選擇喜慶音樂、電子爆竹及鮮花等安全、環保、低碳的喜慶方式,過個文明節儉的綠色春節,共同創造美好的環境。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