棗強嚴把"三關"治理企業污染
近來,棗強縣把治理企業污染作為推進縣域經濟綠色崛起、跨越趕超的有力抓手,加大工作力度,創新工作方法,嚴把“排放關、項目關、懲治關”,治理企業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
嚴把排放關,提升處理水平。該縣對全縣玻璃鋼加工、皮毛硝染、機械制造等三大重點領域的500多個大氣污染源進行了摸排統計,制定了今冬明春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戰役詳細“路線圖”,對飯店煙氣、建筑工地、機關事業單位的鍋爐也進行了全面治理。目前,共關停企業125家,整改企業81家,拆除鍋爐2815個,新上除塵脫硫設施57套,取得了良好的治理效果。加大投入對污水處理設施存在的問題及時進行整改,確保污水處理廠正常高效運行。同時,將環境指標納入對各鄉鎮、部門的重項工作考核之中,納入大督查格局,實行“紅旗獎先、黃旗懲后”工作機制,提高了各鄉鎮部門治理企業污染的積極性。
嚴把項目關,堵住污染入口。該縣加大了對新引進項目的環保審核力度,凡是對環境有污染的新上項目,一律不準上馬。自去年以來,先后有8個項目因不符合環保要求未被批準建設。同時,該縣在大營鎮成立環保分局,重點對大營、新屯的皮毛污染問題進行監管,定期巡查,宣傳政策;建成了全市首個縣級環境監測平臺,全天候在線監控企業污染物排放情況和污染處理設施運行情況,隨時掌握企業的污染物排放情況。在全縣有代表性的地方設立了水質量監測點位,在縣城區設立了大氣環境質量監測點位,為確保全縣的環境安全和消除環境安全隱患提供了準確有效的監測數據。
嚴把懲治關,打擊致污行為。該縣堅持“控、封+區域治理”思路,在全縣打響了皮毛鞣制污染治理攻堅戰。一方面,引導皮毛鞣制戶向大營工業區集中,由43家硝染企業實行代加工。另一方面,在新屯劃定的治理區域內,按照“誰污染、誰治理,誰受益、誰投資”的原則,由鞣制業主投資建設污水處理廠。目前,新建的三個污水處理站,已辦理完環評手續,正處于試運行階段。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