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城市綠地生態系統 創造宜居生活環境
新增綠地面積53萬平方米;環境空氣質量優良天數達到299天,在全市考核排名中位列第2名;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較上年度下降5.84%……
去年,南明區著力從林業綠化、環境保護、節能減排等方面入手,加大生態文明建設力度,營造更優良的可持續發展環境,提高人民群眾生活質量。
完善生態系統,增綠添彩扮靚城市環境
城市園林綠化在保持生態系統平衡,改善城市景觀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功效,提高森林覆蓋率、城市綠化率,是南明區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去年,南明區新增和提升改造綠地面積53萬平方米,環城綠化建設239畝,建成花果園蘭花坡和二層巖兩個山體公園,并完成貴廣高鐵沿線(南明段)山體生態恢復中跡地恢復工程、景觀林建設、林相改造工程、行道樹種植及果品林工程5項建設。
今年2月25日,南明區“綠色貴州建設三年行動計劃”啟動,全區干部職工和志愿者代表200余人在永樂鄉水塘村開展義務植樹活動。下一步,該區將依托退耕還林、天然林保護、石漠化綜合治理等林業重點工程,實施植樹造林、環城綠化、森林撫育、生態修復等一系列工程,持續提升森林覆蓋率,建立良好的城市生態屏障。同時,實施城市綠地精品化建設、精細化管理,完善城市綠地生態系統,創造更宜居的生活環境。
保護碧水藍天,創造更宜居的生活環境
環境保護是生態文明建設的主陣地和根本措施。去年,南明區狠抓水、大氣、農村環境綜合治理,進一步改善生產生活條件,提高人居生活質量。
在水環境保護方面,高度重視南明河整治工作,每月定段、定人、定時對轄區南明河段進行日常巡查,嚴查沿岸企業環境違法行為,去年共出動人員100余人次、開展徒步巡河44次。全面開展汪家大井一級水源保護區綜合整治工作,關停8家位于一級保護區內的工業企業。
在大氣環境保護方面,以工地及道路揚塵整治工程、機動車尾氣污染治理工程、工業廢氣治理工程、飲食油煙治理工程等七大工程為抓手,采取有效措施加強空氣污染源的管控和治理。去年,環境空氣質量優良天數達到299天,優良率為81.9%,較2013年提升了7.7個百分點。
在農村環境保護方面,擬定了《南明區畜禽養殖禁(限)養區劃分實施方案》,全面開展畜禽養殖污染綜合防治,實現畜禽養殖廢棄物減量化、無害化、資源化、生態化,促進畜牧業生產與自然環境全面協調發展。
發展循環經濟,加快產業結構優化升級
建設生態文明,以建立可持續的產業結構、生產方式及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為著眼點,加快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大力發展循環經濟、低碳經濟是題中應有之意。
去年,南明區加快產業結構優化升級,促進低碳產業發展。在招商引資方面,著重引進高新技術產業和現代制造業,高能耗、高污染、低附加值的工業項目一律禁止落地。鼓勵傳統工業企業進行技術提升改造,如老干媽食品有限公司對其鍋爐系統進行節能技術改造,使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排放量大大減少。
大力發展低碳農業,全區80%以上果園中套種蔬菜、大豆等經濟作物,通過建立生物循環系統,集約利用土地。建設沼氣工程,提升農村廢棄物資源利用。截至去年底,全區四個鄉共建戶用沼氣池2742個,養殖小區和聯戶沼氣建設56處,沼氣工程16處,年減少排放二氧化碳10277噸。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