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遷最嚴大氣污染防治方案將實施 開窗就能看到藍天白云
3月1日起,江蘇史上最嚴大氣污染防治條例正式實施,對防治工作提出了高標準、嚴要求。昨日,記者從市政府常務會上獲悉,宿遷大氣污染防治實施方案已經初步形成,將很快啟動實施,守護好宿遷的藍天白云。
燃油燃煤成為我市污染“禍首”
輕度污染請減少外出、中度污染請佩戴口罩……相信很多市民手機中的空氣質量監測軟件,每天都有這些提醒。天氣差不差?市民更多直觀了解到PM2.5和PM10數值,究竟是哪些因素引起這兩項指標升高?或許大家都沒有一個標準答案。
這個問題也是當天會議上討論的重點。市環保局一位負責人介紹,他們委托專業公司開展了全市環境空氣細顆粒物(PM2.5)在線源解析工作,分析其來源及組分。邀請揚州大學副校長、博士生導師胡效亞教授,采取不同的技術方法開展市區空氣質量現狀分析,研究我市環境空氣污染成因。
解析結果顯示:按揚塵、生物質燃燒、機動車船尾氣、燃煤及工業工藝、二次無機源等6大類分類,PM2.5占比較高分別為燃煤及工藝工業源36.4%、機動車船尾氣25.1%、生物質燃燒11.5%、揚塵10%。來自專家的研究顯示,市區NOx、SO2排放主要來自發電和燃煤企業,VOCs排放主要來自工業生產過程和機動車尾氣排放。通過對比省內其他城市,我市市區燃煤量及NOx、SO2、VOCs排放量較小,但顆粒物濃度卻較高,表明市區顆粒物除光化學反應產生外,直接排放的因素較大。市區PM2.5/PM10比值較低,說明揚塵貢獻較大;加強揚塵監管和提高市區綠化率,可實現大氣PM值下降。
這位負責人表示,綜合多方數據,市區空氣顆粒物主要來源于工業工藝及燃煤、車船及各類非道路移動設備燃油排放,其次揚塵影響也較大。
8大工程43項任務實施守護藍天計劃
大氣質量提升是今年市政府為民辦實事30個項目之一,治理好大氣污染已經成為市委市政府的首要工作之一。據悉,省政府為宿遷制定的大氣污染防治任務是:到2017年PM2.5濃度比2013年下降20%。我市自加壓力,把目標定為22%。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大氣十條”、省政府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和省大氣污染防治聯席會議精神,我市將出臺《宿遷市2015年大氣污染防治實施方案》,通過實施“節能減排、燃煤管控、機動車船尾氣達標、城市揚塵管控、林業生態增容減污、空氣清新、能力建設、臨時管控”等8大工程43項任務。
實施方案將通過“重污染企業關閉和搬遷改造、落后產能淘汰、煤炭銷售管控、燃油品質提升、餐飲項目規劃布局”,強化源頭控制,著力“治本”,減少大氣污染物產生;通過開征城市施工工地揚塵排污費、開展機動車停車收費試點等經濟手段,減少私家車出行,出臺更嚴格的煙花爆竹燃放管理規定等,減少大氣污染物排放;通過加強環衛能力、環境監測能力建設,落實城市道路及花草樹木“洗塵”措施,打造潔凈市區,深化源解析研究,提升預警研判水平;通過開展“有獎舉報”,擴大公眾參與,推動標本兼治。
去年優良天數220天 良好率達63.8%
大氣整治行動,我市從去年就已經開始。2014年7月,我市深入開展青奧會保障專項行動及全市空氣質量提升行動,揚塵污染得到有效遏制。
統計數據顯示,市區去年空氣質量優良天數為220天,良好率達63.8%,較2013年同期提高2.7個百分點。
2014年,我市PM10、PM2.5平均濃度分別為113微克/立方米、67.5微克/立方米,較2013年同期分別下降了8.13%和8.78%,實現了PM2.5濃度比2013年下降6%的目標。
去年,我市實施揚塵污染控制、高污染燃料鍋爐整治、黃土不露天綠化和餐飲油煙整治4項工程。市政府專題召開揚塵污染防治、餐飲油煙和高污染燃料鍋爐整治現場推進會,對132處施工工地揚塵、2333家餐飲單位油煙、79臺高污染燃料鍋爐進行了整治。截至目前,全市累計查處各類違法行為3335起,罰款總額為589.14萬元。
市環保局這位負責人表示,目前全市累計建成12個大氣自動監測站、9個水質自動監測站、10套噪聲自動監測系統,重點工業企業全部安裝自動在線監控設施并與省環保廳聯網運行。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