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將施行我國首部治霾法規 從源頭治灰霾
記者近日從有關部門獲悉,《四川省灰霾污染防治辦法》(以下簡稱《辦法》)將于5月1日起正式施行。據了解,這是全國首部專門針對灰霾污染防治的政府規章。
《辦法》共四十八條,從灰霾污染管理體制、工業廢氣粉塵、施工道路揚塵、車輛船舶排氣、露天焚燒煙塵等方面的污染防治以及重污染天氣應急處置等進行了規范。
回應公眾立法需求
2014年,四川省立法計劃征求公眾意見時,《四川省灰霾污染防治辦法》公眾點擊量排名第一
四川省政府法制辦副主任彭矛介紹說,由于四川產業機構現狀和地形地貌因素的影響,灰霾污染天日益增多。監測結果表明,全省城市灰霾污染主要來自3個方面,一是工業廢氣粉塵污染,二是城市揚塵污染,三是汽車尾氣污染。
據統計,2014年成都地區發生重度灰霾污染天氣37天,中度污染天氣也經常發生。彭矛表示,灰霾污染呈現發生頻次高、持續時間長、影響范圍廣的特點,引發了社會各方面對日趨嚴重的灰霾污染極大的關切和擔憂。
在2014年四川省立法計劃征求公眾意見時,《四川省灰霾污染防治辦法》公眾點擊量排名第一。
因此,四川省委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明確,將制定《辦法》作為生態文明建設的一項制度性措施。
嚴格執法
從源頭防治灰霾污染
徒法不足以自行。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實施,法律的權威在于實施。《辦法》從第三十五條到第四十六條都詳細說明了違反相關規定后,將受到的相應處罰。
四川省政府要求,《辦法》出臺后,有關部門要認真學習,積極宣傳,準確理解,各司其職,密切配合,確保《辦法》得到全面貫徹落實。
要嚴格執法。用制度解決實際問題是立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辦法》制定得再全面,如果得不到貫徹落實也就成了一紙空文。各職能部門要依法懲處灰霾污染的各類違法行為,妥善處理群眾投訴舉報,加大關系群眾切身利益的重點領域執法力度,杜絕不作為和亂作為,讓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成為灰霾治理工作的新常態。
加強協作。灰霾污染防治實行政府領導、環保部門統一監督管理,有關部門在各自職責范圍內監督管理的體制。按照《辦法》規定,有關市(州)、縣(市、區)人民政府,應當與相鄰同級人民政府建立跨區域大氣污染防治協作機制,實行重點區域、重點產業規劃環境影響評價會商機制,實施協作執法、信息共享、預警應急等聯防聯控措施,加強溝通協調,形成合力。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