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染場地調查費:國外國內為何天壤之別
污染場地管理包括場地調查、風險評估、修復設計、修復工程等一系列工作。其中,污染場地調查工作是其它所有工作的根基。猶如建高樓一般,根基沒打扎實,修修補補會導致建高樓的費用增加、工期延長。
2014年7月我國污染場地系列標準導則開始實施,標志著我國污染場地管理工作慢慢走向成熟和規范化。相比早期來說,污染場地調查和風險評估工作的技術和設備已更加先進,經驗已更加豐富;且隨著公眾意識增強,市場規模也越來越大。但目前我國污染場地調查和評估整體上仍處于初步階段,仍需繼續積累實戰經驗,多和實際需求結合起來,以更好地為污染場地的管理工作提供服務。
采用經濟、高效和全面的調查方法
受經濟條件和思想觀念影響,現階段我國場評工作在費用和時間上的投入相對較少。國外污染場地調查費用一般占整個場地管理費用的20%,相比而言,我國調查費用的占比較低,如某農藥廠調查費用約200萬元,修復費用約2.8億元,調查費用僅占整體費用的0.71%。
每一次場地調查工作完成后,應建立清晰的場地概念模型,包括污染特征和水文地質情況,為后續風險評估和修復設計提供支撐。調查完成后,如果在修復邊界確定時發現某些區域的邊界劃定具有不確定性,應再去現場進行補充調查。
有些污染場地因為荒廢時間長,資料缺失,尤其是缺失地下管線分布資料。由于無法準確確定地下管線的位置,這給修復工程帶來極大的困難和危險性,因此調查過程中也應盡量調查清楚。
重視水文地質調查工作
場地調查涉及多個學科的合作和交叉,如環境工程、水文地質學、環境化學等。水文地質調查是場地調查的重要內容之一,水文地質條件不僅影響污染物在場地中的遷移和轉換,更是選擇修復工藝的重要因素之一。
水文地質調查工作對調查人員的專業要求較高。現階段場地調查工作中,慢慢加入了水文地質專業人員。但在開始階段,水文技術人員理解的多是大尺度的水文地質環境,有時難以將場地范圍內的小尺度的水文地質環境和場地調查與風險評估工作結合起來。
水文地質調查對指導污染調查、風險評估和后期修復(尤其是原位修復)意義重大。場地調查中的水文地質調查需摸清場地內及周邊的水文地質條件:(1)區域內的含水層條件及包氣帶巖性特征,包括含水層巖性、結構、富水性、導水性,包氣帶巖性、厚度等。(2)區域內的地下水補給、徑流、排泄條件,包括地下水埋深,地下水補給來源、排泄出路,地下水流向和流速,滲透系數等。
場地調查中,通常將第一層含水層作為重點調查對象,但是如果發現第二含水層存在潛在污染時,則需設置淺井和深井對井,對第一層和第二層同時進行監測,且做好淺井的止水工作。
如果場地水文地質條件調查不清楚,進行盲目修復,會導致修復成本高、工期長。
結合場地未來規劃開展風險評估工作
風險評估工作主要目的是篩選污染物,即將超過目標風險的污染物定為需要修復的污染物,并進一步確定污染物的修復目標和修復范圍。每個污染場地的污染特征、水文地質條件和未來規劃等都有特異性,風險評估應充分結合場地的實際情況,更好地為場地后期管理工作服務。
將風險評估工作和場地后期的規劃結合起來,既能達到有效控制環境風險,又能降低修復成本的好處。如某大型化工廠搬遷場地,生產歷史悠久,土壤污染范圍廣,縱向污染深達13m多。如對全部污染土壤進行修復,則修復土方達600多萬方,修復費用需40多億元,遠超出當地經濟承受能力,不具可行性。但該場地部分區域歷史上填的是礦渣,礦渣具有資源價值,很多公司愿意自行開挖回收。因此,通過變廢為寶的方式,可減少近200萬的修復土方量,但400萬方污染土壤的修復費用仍然超過當地的經濟承受能力。
此外,該場地還通過開展砷的生物有效性實驗,證實砷的生物有效性系數較低,從而通過風險評估提高了砷的修復標準。目前國內也有一些項目開始采用該方法提高重金屬的修復標準,但采用該方法時需結合大量的試驗數據,包括重金屬的生物有效性、重金屬的形態分析、重金屬的價態及毒性分析等,并且要確保試驗數據的可靠性,最好都是資質齊全的權威實驗室出具的試驗結果。此外,還需分析上述試驗結果與土壤特征參數之間的相關性來判斷試驗結果的準確性。
重視污染場地修復前的調查工作
污染場地修復前,首先要詳細解讀和分析場地調查和評估報告,掌握場地污染種類、污染范圍和水文地質等信息。但由于我國目前污染場地在調查階段的費用支出較少,有些場地由于本身條件限制,調查報告存在不夠詳盡的地方,無法指導修復工程實施。如調查采樣密度不夠,導致修復邊界劃定不準確;如調查工作不全面,缺乏水文地質信息、地下管線分布信息等。
此外,污染場地的調查評估和修復實施間隔的時間一般較長,少則1年,多則3~5年。因此調查評估的結果(如修復范圍)通過專家評審后,可能由于場地后續挖土或堆土等擾動原因,導致先前確定的修復范圍已不符合實際情況,如我國某污染場地的調查和評估工作完成,因場地內其他工程項目實施,導致部分污染土壤被挖出后堆放,在場地內造成了二次污染。
因此,場地調查評估報告為修復工程提供了大量的參考信息,但報告有時也存在一定的不確定性。雖然我國污染場地管理流程并未明確要求開展場地修復前的調查工作,業主也通常未設置這一塊工作的相關費用,但修復單位應結合實際情況客觀分析、仔細辨別后,決定是否需要開展修復前的調查工作,以避免修復過程中出現修復超量或修復設計不符合場地實際情況等現象。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