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分地環保產業鏈上線 “互聯網+環保”推動萬億產業爆發
2015年5月28日,全國首家以環保產業鏈為核心的"互聯網+環保"平臺--"三分地"上線試運營。平臺核心業務涵蓋:全程危險廢物綜合利用、有色金屬、稀貴金屬、稀散金屬、稀土金屬、富氧微晶石等產品現貨交易及在線金融服務等,為環保產業上下游企業提供一站式服務支撐。三分地平臺上線開創性的利用互聯網思維與信息通信技術,構建全新環保產業互聯網生態,有望推動環保產業萬億級規模市場的大爆發。
今年,我國新修訂的《環境保護法》正式實施。隨著中國三大污染治理行動計劃"水十條"、"大氣十條"及"土壤十條"的快速推進,估算國家將在環保產業投入資金6萬億元,環保產業進入高速發展期。與此同時,環保產業也面臨極其艱巨的挑戰:傳統制造、礦產、石化等企業在生產過程中會產生大量具有環境危害性的化學、重金屬與高危廢料,成為環境污染治理的"痛點"。危險廢物流通與處置過程復雜且事關重大,各地受限于處置能力、地域分布與信息不對稱等諸多因素,面臨巨大的治理難題與環境風險。依照環保法規,危險廢物必須由具有危廢專業運輸資質的運輸公司以安全可靠的方式運送至危險廢物處置企業進行無害處置。
"三分地"環保產業平臺,是我國唯一將危險廢物產生方、運輸方、處置方納入統一的產業鏈平臺。其特點是:1、通過對接各地環保信息平臺,主動接受政府監管,推動電子轉移聯單的高效審批與數據流轉、協助監管部門安全監控和風險防控,因此得到了環保、安監等政府職能部門的專業指導與大力支持。2、入駐平臺的企業,都將遵照法律法規進行嚴格資質驗證。3、生產企業一旦產生危險廢物,可借助平臺在線申報、電子建檔、合規選擇具備危險廢物經營資質與專項技術能力的處置企業與運輸企業。4、極大的提高危險廢物處置效率、安全性與信息的透明度。
針對制約環保產業發展的資金難題,平臺提供了完善的供應鏈金融解決方案。與實力雄厚的中國建設銀行開展互聯網金融合作,為產業上下游企業構建完善的在線支付與清結算體系,并提供預付款、訂單、倉單、應收賬款和礦業股權抵押等豐富融資手段,簡化融資申請渠道,縮短融資周期,為企業資金順暢流轉和核心業務長遠發展保駕護航。
"金山、銀山、更要青山",這是三分地"互聯網+環保"產業鏈平臺貫徹始終的理念。三分地全新發展理念也得到了社會各界的認同與支持。三分地公司所在的湖南郴州永興縣,是國家"城市礦產"示范基地,早在2002年就被世界白銀協會和中國有色金屬協會命名為"中國銀都",也是唯一經中國人民銀行總行批準的允許自行銷售"三廢"回收金銀產品的縣級區域。當地政府以循環經濟為支柱產業,推動千億循環經濟產業園的建設。園區內鑫裕環保、永鑫環保科技等龍頭企業紛紛加入三分地成為平臺的首批核心企業,并帶動上下游企業:中國石化、大冶有色、金川集團、株冶集團、藍思科技、紫金礦業等全國知名企業入駐。通過協同產業資源,共同為中國綠色經濟貢獻力量。
三分地"互聯網+環保"產業鏈平臺,推動互聯網與環保產業的深度融合,重整環保行業格局,構建全新互聯網生態。不僅開啟規模萬億級的"下一個風口"市場,更締造環保企業"產業升級、資源循環、造福世界"的全新"中國夢"。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