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黃石:“三綠”為軸引領工業綠色轉型
日前,湖北黃石等全國11個城市納入首批區域工業綠色轉型發展試點,將率先整合資金、技術、規劃、培訓等資源,探索建立聯動機制推進工業綠色轉型發展。
黃石是一個因礦而起的資源型重工業城市,轉型要有壯士斷腕的勇氣。2014年以來,全市關停采選、冶煉等“五小”企業367家,其中規模以上企業40余家,年減少產值200億元。在還生態舊賬的同時,黃石還先后否決球團廠、硅灰石、煉焦、煉鋅等100余個項目,放棄了一大批污染大、能耗高的項目。
黃石市委書記周先旺表示,黃石將搶抓試點先機,在資源能源利用效率、污染排放水平、工業結構調整等領域取得突破性進展,以綠色發展、綠色品牌、綠色生活這“三綠”為軸,通過工業綠色轉型探索具有推廣意義的路徑和模式。
追求綠色發展。在“破”的同時,黃石加快“立”的步伐。市委、市政府出臺《振興黃石制造加快工業轉型發展行動計劃》;拿出20億元產業發展基金和1億元財政資金,支持產業轉型升級;專項列支5000萬元為產業引導基金,重點支持物流、金融、旅游、體育等服務業四大產業發展。
一方面,黃石用高新技術改造傳統產業,“十二五”以來,累計投資600多億元,提升傳統產業的規模總量和發展質量。大冶有色公司通過技術創新,每年從廢銅渣中至少淘金40億元。另一方面,積極尋找接續產業。目前,黃石已經形成了服裝、模具、化工醫藥、銅冶煉及深加工產業、飲料食品、高端裝備制造、汽車零部件等7個省級重點成長型產業集群。
打造綠色品牌。黃石因礦建廠、因廠設市,企業綠色轉型決定著城市轉型的水平。黃石市市長董衛民介紹,通過企業創新生產工藝、節能減排和污染源整治,461家工業企業重點污染源,實現達標排放。去年,全市萬元工業增加值能耗與2010年相比累計下降20.4%,工業廢水排放達標率達99.1%,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處置率達93.4%,危險廢物綜合利用處置率實現100%。
黃石還不斷壯大綠色品牌梯隊。12月21日,記者在勁牌公司勁酒生產車間看到,一瓶售價僅10元的勁酒,質量控制標準就達1591項,其中195項高于國家標準。目前,黃石50個產品達到國際先進水平,184個產品達到國內先進水平,20個產品的綜合競爭力居全國第一;全市企業標準化覆蓋率達99%以上,累計采用國際標準110項,指導企業累計參與制(修)訂國內外標準141項;全市省級以上名牌產品產值占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的68%。
在綠色品牌的帶動下,黃石拉長產業鏈條,推進初級產品深度開發,全市礦產資源深加工產品產值占資源型產業產值的比重達85%以上,實現了從賣資源到賣產品的跨越。
推進綠色生活。“半城山色半城湖,碧水藍天入畫圖。”黃石不斷增強市民的生態自覺,把生態文明理念滲透到群眾生產生活的各個領域,引導市民從一點一滴做起,使節約用水、栽花種草、植樹造林、生態修復、低碳生活在全社會蔚然成風,綠色已越來越多地走進市民生活,真正成為黃石發展的主色調。目前,黃石中心城區環境空氣質量好于國家二級標準天數連續7年達到310天以上,縣級以上集中式飲用水源地水質達標率100%。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