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通州推行信用修復機制
江蘇省南通宥豐毛紡染織有限公司日前通過治標整改,依據環保部門出具的企業環境行為證明,這家曾經被貼上環保“紅色”標簽的公司,獲得了700萬元貸款,企業資金周轉不足的問題終于得到解決。這是江蘇省南通市通州區環保局去年推出的非國控企業環境信用修復機制帶來的便利。
“環保不過關,企業到銀行就貸不到款。如今,已經有越來越多的企業接受了這樣的現實。”通州區環保局副局長蔣軍說。據了解,去年以來,通州區環保局為幫助企業盡快擺脫信貸危機帶來的影響,及時推出企業環境信用修復機制,最近已有4家存在環保污點的企業,因成功提升企業環境信用度,重新獲得了金融部門的信貸支持。
銀行放貸既要看企業“顏色”,也會給企業修復環境信用的機會。在推行企業環境行為公開制度的過程中,通州區金融系統也相應調整了信貸政策:對被評定為“綠色”等級的企業,在信貸上給予優先支持;對被評定為“紅”、“黑”等級的企業,則在信貸上給予封殺。
過去,一些產生污染的企業盡管通過治理實現了達標排放,但依然貸不到款。為激勵“污點”企業盡快改進環境行為,通州區環保局及時推出企業環境行為等級修復辦法,對環境行為評級較低但積極整改、成效明顯的企業,及時提升環境行為等級,為企業創造獲得信貸支持的條件。
“一旦環保達標,銀行立即恢復‘輸血供氧’,如果在規定時間內治理仍不達標,環保部門則會依據相關法律、法規采取強制措施。”通州區環保局局長丁建榮將這一做法形象地稱為“休克療法”。
嘗過了戴“紅”、“黑”帽的苦頭,使通州眾多企業主意識到,企業只有改進環境行為,才能為發展贏得空間。有近30家企業正在通州環保部門的幫助下積極落實整改措施,力爭早日提升環境行為等級,為融資創造條件。截至目前,還沒有一家企業因為環保部門在信用修復上處理不當而關門停產。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