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山推進大氣治理攻堅戰
曾有“鋼都”之稱的遼寧省鞍山市是座因鋼而生的城市。由于鐵礦資源豐富,四大礦區將主城區團團包圍,形成“礦中城”;又由于占地近26萬平方公里的鞍鋼主廠區位于城市中心區,又形成“城中廠”。這種獨特的伴生布局,導致鞍山市區主要污染物排放量長期超過環境容量,環境空氣質量一直位居全省倒數。為此,早在2012年遼寧省政府實施的“藍天工程”中,就將鞍山市主城區列為全省重點治理的三大區域之一。
在已連續3年實施“藍天工程”的基礎上,今年中旬,鞍山市又舉行全市生態環保暨治理霧霾攻堅戰大會,出臺《關于加強大氣污染治理工作的實施意見》,在“十三五”開局之年,以壯士斷腕的決心向大氣污染宣戰。
鞍山市確定的治氣治霾重點是:推廣電、天然氣等清潔能源使用,地方企業工業爐窯清潔能源替代率達到90%以上,鎂砂企業要達到80%以上;嚴格控制新建燃煤鍋爐數量,堅決取締建成區10噸以下燃煤鍋爐,全面實現高效一體化供熱;礦山產塵點、排巖場、尾礦庫噴淋抑塵設施利用率達到100%,可恢復區域植被恢復率達到100%;全市公交車和出租車全部采用清潔能源,城市建成區全部建成環保綠標區,淘汰全部黃標車。
目前,鞍山市計劃取締的60臺供暖燃煤小鍋爐已全部拆除,完成速度位居全省第一名。通過集中供熱,提升了市民的供熱水平和供暖質量,全市供熱率提高到98%。今年上半年,鞍山市的環境空氣質量已呈改善之勢。
同時,鞍鋼的治理成效事關鞍山市大氣攻堅戰的成效。早在3年前,在《鞍鋼集團公司藍天工程實施方案》中,就計劃在3年內投資71億元實施8大類共計68項減排項目。目前已先后實施了燒結機煙氣脫硫、焦爐改造、石灰石豎窯改造等一系列項目,還將鞍鋼西區約45萬平方米用來堆放工業廢物的場地建成生態花園。
記者在鞍山采訪過程中還明顯感到,在過去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鞍鋼都是鞍山的一張名片,而如今的鞍山人正在淡化這種概念,并熱情地向外地人介紹鞍山的另外幾張名片:千山景區、湯崗子溫泉……
據統計,今年前8個月,鞍山市區環境空氣質量達到二級及以上標準的天數共計195天,達標率為81.3%,比去年同期增加34天,達標率上升了15個百分點。尤其是8月份的31天,鞍山市區環境空氣質量均達到二級及以上標準,達標率為100%,這是鞍山市自2014年年初執行環境空氣質量新標準以來的首次,在全省14個地級城市中,也只有鞍山、丹東、阜新和朝陽4市全月都是好天氣。
另據遼寧省環保廳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前1月~8月,按照城市空氣質量綜合指數評價,鞍山市位列全省第11位。而在以往多年間,鞍山市的排名不是倒數第一就是倒數第二。
鞍山市市長趙愛軍表示,治理生態環境是一項重大政治任務,是推進鞍山老工業基地振興發展、產業轉型的重要動力,也是優化經商環境,打造投資“洼地”的迫切需要,更是改善民生、順應群眾美好生活期待的現實需要。全市要堅持問題導向,突出工作重點,努力建設天藍、水凈、山綠、氣清的“美麗鞍山”。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