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五級聯動6.1萬名河長領銜全民治水,基本消除垃圾河、黑臭河
保潔人員在義烏江上作業。義烏環保局供圖
浙江是領跑河長制的地區之一,已形成強大的五級聯動的河長制體系。在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任組長的“五水共治”領導小組架構下,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協6名省級領導分別擔任全省6條跨設區市主要河流的總河長,并設立了以省環保廳為主任單位、省水利廳為副主任單位的河長制辦公室,由17個部門參與,抽調人員,集中辦公、實體化運作。
市、縣及鄉鎮黨政領導擔任境內主要河道甚至水質最差河道的河長,層層設立河長制辦公室。省委、省政府每年召開一次全省河長制工作會議,對河長制工作落實情況進行部署。
◆本報訊記者晏利揚通訊員江帆
“省長村長,都是河長。”這句浙江百姓口口相傳的話,如今將在全國成為現實。
浙江,是領跑全國河長制的地區之一。早在2008年,湖州市長興縣就率先試行河長制。隨后,嘉興、溫州、金華、紹興等多地陸續推行。2013年底,浙江省已基本形成省、市、縣、鎮(鄉)四級河道河長制全覆蓋。
如今,浙江省已經形成了強大的五級聯動的河長制體系:6名省級河長、199名市級河長、2688名縣級河長、16417名鄉鎮級河長和數萬名村級河長遍布之江大地,全省五級河長共計6.1萬名。此外,各地還創造性地配備了河道警長、民間河長,集合全社會力量共同治水。
■河長,不只是叫的
錢塘江是浙江省母親河,其流域覆蓋了浙江11個設區市中的5個,且錢塘江至今仍為省會杭州市的飲用水水源地。錢塘江總河長的重擔,落在了浙江省副省長熊建平肩上。
根據《錢塘江河長制工作方案》,總河長肩負指導、協調、督查、考核四大職責。杭州、紹興、金華、衢州、麗水5個設區市流域內均要分級設置市、縣級河段長,由市、縣主要領導及分管領導擔任。錢塘江河長辦公室,則放在了省環保廳。
在總河長的牽頭下,《錢塘江水環境治理方案(2014~2017)》及相關工作計劃紛紛出臺,浙江省開展了整治錢塘江等一系列行動。截至去年年底,錢塘江流域47個地表水省控斷面中的劣Ⅴ類和Ⅴ類水體被全部消滅。
2016年1月4日,新年日歷剛翻開,金華市委、市政府就召開市級河長履職情況匯報會。在認真聽取15位市級河長的履職報告后,金華市委書記也匯報了個人擔任錢塘江最主要支流浦陽江(浦江段)市級河長的履職情況。
像這樣的“河長”述職情況匯報會,如今在浙江各地已成為常態。
近期,位于錢塘江源頭地區的衢州市5個縣(市、區)主要領導集中到任,他們上任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認河、巡河,簽訂河長履職承諾書,立下軍令狀,挑起河長的擔子。
“常山是錢江源的第二道關,我們上游的干部群眾應該有保證‘一江清水送杭城’的政治自覺和生態自覺。”初到常山履新的縣委書記葉美峰,到任一周內就二次現場巡河,并為包括自己在內的常山河長們提出了新的治水要求:今后,要把治水從“大動脈”延伸到“毛細血管”,花更多精力在庫塘溝渠等小水系的整治保潔和水質提升上。
■明責,更要追責
隨著各地河長制探索的深入,浙江在實踐中不斷總結經驗,進一步完善長效機制,規范河長履職。
近年來,省委、省政府先后出臺了“進一步落實河長制長效機制”、“基層河長巡河”、“河長牌規范設置”、“入河排污口標識”等一系列長效管理機制,創新了河長公示、河長巡河、舉報投訴受理、重點項目協調推進、例會報告等日常工作制度。全省每條河道都在醒目位置設立河長公示牌,明確各級河長巡河頻次,全省所有河道每天有人巡有人管,巡后有記錄。發現問題及時處置,特別是入河排污口要求必查、拍照建檔,做到日查日清、事事有回應。嚴格落實網格化監管。
職責明確了,對履職盡責的問責也更為嚴厲了。
“在工作中,橫峰街道李某某對‘五水共治’重要性認識不夠,履行河長職責不到位,造成了不良影響,經研究決定,給予李某某行政警告處分。”去年10月,臺州溫嶺市紀委發出一份違紀通報。這是溫嶺首例領導干部因“五水共治”履職不力而被查處的案件。而近3年來,全省共有近千名干部先后被追責。
在浙江,各地都把河長制落實情況納入為“五水共治”工作考核的重要內容,并逐級對每位河長履職情況進行嚴格考核問責,作為黨政領導干部考核評價的重要依據。
此外,30個省委“五水共治”督查組明察暗訪,把河長制落實情況作為督查的重要內容。各級人大、政協通過執法檢查、專題審議協商、委員視察等形式,對河長制落實情況進行監督。在主要媒體常設輿論監督欄目,公開曝光問題河道、問題河長,警示督促各級河長盡責履職。
■借力,全民治水
建德市李家鎮居民至今能回憶起,生產灰鈣的小作坊白天不敢開工,在夜深人靜時開動機器,粉塵在夜空中漫天飛揚,附近山體和河流被染成一片白色。
如今,這一幕再也見不著了。全市60多條主要河道、33家重點管控企業、7家露天礦山、18家制砂廠已經實現了在線監管全覆蓋。
“一旦接到群眾舉報或是監控到異常,河長馬上就會到現場。”邵衛明是石馬溪河長,通過智慧河道管理系統,他能第一時間聯合當地環保等部門沿溪巡查,打擊違法排污者。
治水沒有旁觀者,人人都是行動者。
“平臺微信二維碼標注在河長牌上,公眾可以隨時查詢,可以舉報投訴、發隨手拍信息。”通過智慧河道管理系統,河長不僅依靠自己的一雙眼睛,而且發動起群眾力量共同來守護一江清水。
3年時間,浙江全省6.1萬名河長帶領社會各界,寫就了一部現代版“大禹治水”壯歌:全省共消滅6500公里垃圾河,整治“黑臭河”超過5100公里,城鄉水環境明顯改善。
截至11月底,全省221個省控斷面中,Ⅲ類以上水質斷面占76.9%;劣Ⅴ類水斷面占2.7%,垃圾河、黑臭河基本消除。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