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城市污水完成提標改造 高寶邵伯湖非法養殖年底全部退出
【核心提示】
6月5日是“世界環境日”,前不久,環保部公布了2017中國環境日的主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近日,揚州市環保部門在江淮生態大走廊高郵段召開了“六五”世界環境日訪談會。今年,揚州市城市污水處理廠將全面完成一級A提標改造,高郵湖、邵伯湖、寶應湖等湖泊治理,揚州市還將大力實施“三退三還”工程。
【治水進展】
揚州市城市污水處理廠今年將全面完成一級A提標改造
生態建設,水質很關鍵,城市污水處理,也是老百姓日常面對的問題。記者了解到,2017年,揚州城市污水處理廠全面完成一級A提標改造,實現居民生活污水和工業集中區污水全收集、全處理。
各縣市區情況究竟如何?記者了解到,寶應縣建成投運氾水鎮工業集中區污水處理廠及配套管網,建成并完善主城區、開發區、安宜鎮工業集中區污水管網。高郵市完成海潮污水處理廠及三垛、卸甲等鄉鎮污水處理廠提標工程。“十三五”期間,整合打包的污水處理項目,包括管網建設項目共14個,要通過江淮生態大走廊的建設,全面加強環保基礎設施建設。
“在江淮生態大走廊規劃實施的八大重點工程中,重要的一項就是環境基礎設施建設工程,即新擴建一批城市污水處理廠,實施現有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加強城市污水管網建設,提升城市廢棄物處理能力。”揚州市環保局局長金春林說。
【現場直擊】
高郵海潮污水廠處理高郵城區85%以上的污水
幾個巨大的污水處理池,機器正在運作,這是高郵海潮污水處理廠的一景。“污水廠聽上去不那么吸引人,但是離開了它,高郵湖、清水潭、大運河就會受到污染。”該廠副廠長胡建介紹,2003年12月19日,這家污水處理廠正式成立。“我們主要負責的,就是高郵城區污水收集、處理及管理工作。”
據了解,揚州市在基礎設施上投入293億,在管網建設和鄉鎮污水處理廠等都加大力度。通過近幾年的努力,揚州污水垃圾等處理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僅僅高郵海潮污水處理廠,就收集處理城市規劃區47平方公里范圍內的生活污水和工業廢水,受益人口約22萬人,自2006年投入運行以來,累計處理污水11376.8562萬噸,處理了高郵城區85%以上的污水,水質達三類。
【湖泊現狀】
總體水質為輕度污染,污染源中,生活污染占一半
城鎮居民用水得到保障,那么高郵湖湖水情況如何?高郵湖是全國第六大淡水湖,在江淮生態大走廊中占很重要位置。從面積上看,高郵占到40%,從水面來說,占比48%。“如果說清水潭是江淮生態大走廊中的一個點的話,那么,煙波浩渺的高郵湖可以說是江淮生態大走廊的軀干。”金春林說。
高郵環保局局長張學雷介紹,2016年高郵湖總體水質狀況為輕度污染,營養狀態為輕度富營養,而且在江淮生態大走廊境內的三陽河和京杭大運河間的平交河道當中。據悉,根據要求,南水北調水質要求保證東線輸水干線水質持續穩定達到地表水環境質量Ⅲ類水標準,而眾多隱患和風險源,造成了南水北調干線有的斷面水質不能穩定達標。
“在高郵湖的污染源中,工業污染占17%、農業污染占32%、生活污染占51%。”張學雷介紹,在高郵湖的污染源分析中,生活源污染就占了一半之多。
【治理措施】
確保2017年底,高寶邵伯湖無證非法養殖將全部退出
除了高郵湖,在江淮生態大走廊一線,還有邵伯湖、寶應湖等,對于這些湖泊的治理和保護,還需要采取哪些措施?
根據揚州市環保部門相關負責人介紹,揚州市關閉搬遷禁養區內844家畜禽養殖場;大力實施“三退三還”工程,即退耕、退漁、退養,還林、還湖、還濕地。確保2017年底,高寶邵伯湖內無證非法養殖全部退出,持證養殖減少1.1萬畝,退漁還湖總面積達到6.5萬畝,建設生態防護林3000畝,保護區內沿湖的砂石廠、小船廠等企業全部關停到位。
“建設江淮生態大走廊,我們堅持‘點、線、面’相結合,‘水、氣、土’同治理。”金春林說,強化江淮生態大走廊揚州段的頂層設計,包括生態文明統領環境保護、污染治理和轉型發展,規劃實施產業轉型升級、清水活水、良好湖泊保護、生態中心和公園體系建設、生態廊道和生態屏障建設、農村環境綜合整治等8大領域。“今年以來,借助‘263’專項行動,關停一批小化工廠、違規碼頭、畜禽養殖場,并對騰讓后空間整體策劃,發展生態旅游、文化創意產業。”金春林表示,“城鄉共同努力,把江淮生態大走廊打造成全國生態高地,挺起揚州綠色發展的脊梁。”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