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鎮市西城區截污管網建設工程基本完工并通水
日前,從景德鎮市建設部門了解到,景德鎮市西城區截污管網建設工程已基本完工并已通水,該工程共鋪設管道19公里,新建白鷺大橋和呂蒙等2座污水提升泵站。該工程的完工,將有效改變二污廠“曬太陽”的狀況,對提升城區污水處理能力、改善昌江水質具有重要意義。
西城區截污管網建設工程是景德鎮市重大環境整治工程,也是一項造福百姓、改善民生的民心工程。該工程是立足接納、輸送西城區生活污水的管網,是城市建設、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的重要基礎設施。污水控源截流作為該工程收集方式,主要為沿河及城市主干道鋪設通往污水處理廠的截污干管,在與合流管交叉處設置截流井,收納并輸送至污水處理廠。
“目前,整個工程的管道鋪設工作已完成,白鷺大橋泵站和呂蒙泵站也已建好,正處于工程驗收與竣工審計階段。”該工程建設項目部負責人告訴記者,西城區截污管網建設工程主要是以新平橋為起點,沿西河兩側及昌江西側、景德西大道、瓷都大道、古城路、興園路、創元路、濱江路,進入第二污水處理廠。該工程建設污水提升泵站2座,分別為白鷺大橋和呂蒙污水提升泵站,設計管網總長度約24.3公里,調整概算總投資為1.893億元。
在采訪中了解到,該工程共分為兩個階段實施:第一階段完成第二污水處理廠至白鷺大橋段的管道鋪設及呂蒙泵站建設,全長約為16公里,建設時間為2015年5月至2015年11月;第二階段完成白鷺大橋泵站至新平橋的管道鋪設,全長約為8.3公里,建設時間為2015年12月至2017年5月。
在工程建設過程中,該工程的投資與施工單位無錫市公用水務投資有限公司,針對山區復雜地質的市政工程投入了大量專業技術人員、機械設備與有經驗的施工隊伍進行施工作業。由于工程線路長、沿線地質條件復雜,他們先后采用了諸多先進施工工藝,如:泥水平衡頂管施工、沉井施工、灌注樁錨桿復合式基坑結構支護、高壓旋噴樁止水帷幕及開槽開挖施工等。這類工藝主要應用于埋深較大及復雜地質條件下的管道施工。
目前,整個工程的第一階段已進行分部分項驗收,呂蒙泵站于2016年12月正式向第二污水處理廠每日輸送0.3萬噸生活污水。至2017年6月底,第二階段的污水管道施工、白鷺大橋泵站建設已基本完成,具備每日提升污水2萬噸的能力。正式運行后,啟用白鷺大橋泵站,經由呂蒙泵站二次提升,每天可向第二污水處理廠輸送生活污水收集量約2.5至4萬噸。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