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澤縣打通生態審計“最后一公里”
自福建省南平市光澤縣崇仁鄉被納入鄉鎮領導干部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試點范圍后,崇仁鄉的干部就多了一項硬任務:讓域內的自然資源資產實現“增值”。
作為全國首個生態文明試驗區,去年福建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出臺《貫徹落實開展領導干部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試點方案的實施意見》,將自然資源資產納入領導干部離任審計,并在莆田市和閩清縣、仙游縣、光澤縣開展試點。
然而,自然資源資產種類繁多,信息龐雜,專業性強,不易核實,相關的基礎數據信息分散在不同的職能部門。“生態審計”審什么?怎么審?帶來了哪些變化?帶著這些問題,記者日前來到福建南平光澤縣,一探“生態審計”的奧秘。
“生態審計”怎么審?
地處福建北部山區的光澤縣,境內山清水秀,森林覆蓋率78.85%,111條大小溪河交織成網,是南平市首批國家級生態縣。生態環境保護能否落到實處,關鍵在領導干部,作為試點,南平光澤縣率先將審計延伸到鄉鎮。
■審什么?
根據當地主體功能定位、自然資源資產稟賦和資源生態環境承載能力,光澤縣突出黨政領導干部履職情況,對落實自然資源資產管理和生態環境保護責任,區域內森林資源和水資源保護情況,自然資源資產管理和生態環境保護約束性指標、目標責任制完成情況等均實行嚴格審計。
■怎么審?
光澤縣突出審計操作指引的優化運用,形成南平特色的《鄉鎮領導干部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操作指引》;突出權責清單運用,梳理縣直有關部門、鄉鎮政府權責清單,對履行自然資源管理和生態環境保護相關的權責事項開展審計;突出審計同其他部門資源整合運用,采取“行業審計”組織模式,整合項目資源,將試點審計與林下經濟專項審計調查、精準扶貧跟蹤審計、簡政放權專項審計相結合。此外,光澤縣還以科技為支撐,突出大數據的運用,有效整合土地、水、森林、環保等各類自然資源數據。
■怎么評價?
突出對重大政策制度落實情況、約束性指標、目標責任制完成情況等三方面的評價。
■如何定責?
突出“領導干部任前問題看整改,任內問題看決策”“數量質量并重”“責任鏈條”等3個原則。
■成果怎么運用?
突出促進生態環保政策落實、促進領導干部守法盡責和促進領導干部綠色發展理念樹立,實行自然資源資產管理與領導考核相掛鉤,建立鄉(鎮)任期生態文明建設責任制和領導干部考核生態環境保護“一票否決”制等制度,將環境保護、節能減排、生態建設等工作納入政府績效考評,生態創建與鞏固提高列入鄉鎮創業競賽考評。
從靠山吃山
到生態惠民
自從試點“生態審計”以來,光澤縣共查處各類生態環境違法行為116起,38名相關人員因生態賬不過關被追責。
“感受到了壓力,但生態環保責任更明確了,綠色發展的定力更強了。”光澤縣縣長趙大建坦言,通過生態審計,細化明確鄉鎮與部門在自然資源資產管理和生態環境保護中對應的職責,壓實了鄉鎮和部門領導責任。
一批突出的環境問題得到有效解決,全縣生態建設中的短板正在加快補齊,同時也確立了生態保護補償、深化生態環境司法保護和行政執法互動協調等一批常態化制度。光澤縣綠色發展藍圖越描越精彩,群眾共享綠色發展的實惠日益顯現。
依托優越的生態資源稟賦,光澤縣構建了以綠色生態為基礎的特色生態產業體系,形成以圣農肉雞加工為主,水飲料加工、淡水魚養殖加工、中藥材種植加工為輔的“1+3”生態食品產業。
據介紹,2016年全縣食品產業產值占規模以上工業產值超85%;今年1月~4月食品產業產值增長18%,對全縣規模以上工業產值增長貢獻率達95%,生態食品產業已成為拉動全縣經濟社會發展的引擎。
去年10月光澤縣成功創建并獲得國家級生態縣稱號,至此,全縣8個鄉鎮中7個涉農鄉(鎮)全部獲得國家級生態鄉鎮稱號。
據了解,今年起福建全面開展審計試點,2018年起建立經常性審計制度,審計評價結果將作為領導干部考核、任免、獎懲的重要依據。
今后,福建省還將建立健全省、市、縣(區)三級自然資源資產動態統計臺賬制度,逐步形成完備、實時、數字化的自然資源資產監測體系,為審計工作提供基礎。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