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打散治污”查獲違法問題330個
圖為聯合執法組對北京萬象泰公司進行查封。大興區環保局供圖
圖為安裝好的空氣質量監測小微站。
京環之聲供圖
◆朱曉彤褚宏芍
進入10月以來,“秋冬季大氣治理攻堅”成為一大熱詞,北京市各區紛紛進入戰斗模式。環保部門聚焦“散亂污”企業聚集區、揮發性有機物(VOCS)排放行業等重點區域和領域,結合正在實施的“散亂污”清理,聯合公安部門在全市開展了“打散治污”專項行動。
大興區、平谷區近日開展“打散治污”專項執法行動。目前,全市已完成通州、昌平、懷柔和豐臺“打散治污”專項執法行動。此次行動共檢查各類企業和點位487家(處),發現環境違法問題330個,占執法總數的67.8%,均依法進行了處理,其中環保部門現場查封24起,移送公安部門行政拘留案件21起。
■聯合執法——快速高效打擊違法行為
北京市區兩級環保、公安部門近日組成聯合執法組,同步在大興區、平谷區開展為期一周的“打散治污”專項執法行動。
“打散治污”首日,部分企業因管理不善被查處。10月23日下午,聯合執法組對位于平谷區的北京來旺包裝有限公司進行突擊檢查發現,該公司包裝箱車間正在進行印刷作業,車間內充斥著油墨的味道,雖運行著大氣污染防治設施,但是本應密閉的印刷間并沒有采取密封措施,軟簾敞開,部分揮發性有機物直接排入大氣環境中。
執法人員當即制止了該企業的違法排污行為。針對該單位不正常運行大氣污染防治設施,違規排放污染物的行為,環保部門已立案,擬移送至公安部門。
10月23日晚上,平谷區北京合盛興石材銷售部戴著口罩的工人正在作業,石材切割、打磨機器旁污水橫流,打膠工序廢氣直排,現場彌漫著刺鼻氣味。
這種情況被聯合執法組抓了個正著。因該單位產污環節無任何治理措施,制止該單位污染環境違法行為后,環保部門將情況通報至屬地政府,擬將該企業取締。
專項行動首日共檢查各類排污單位53家,發現各類環境違法問題26個,平谷區擬將其中一起不正常運行大氣污染防治設施違法排污的案件移送公安機關。
■全時執法——形成監管高壓態勢
為打贏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戰,北京市各區環保局“全員上一線全員全時執法”,領導干部率先垂范,黨員干部拼搏奮進,形成環境監管高壓態勢。
自9月11日開始,昌平區委區政府領導連續每天與環保、公安、城管、經信、交通、交管等部門執法人員一道,深入一線開展“四不兩直”夜間執法檢查,重點查看“散亂污”企業“兩斷三清”、渣土運輸車專項治理、清潔能源改造等工作情況。近1個月來,區領導帶隊累計檢查各類企業80余家、環境問題點位5個、行程覆蓋了全區20個鎮街、25個村,推動重點任務落實。
房山區環保局領導班子、機關科室人員充實到執法科室,參加一線執法檢查,對區內重點污染源、“散亂污”企業、加油站、儲油庫、機動車等開展全時執法,實現執法監管全覆蓋。
10月20日~10月22日晚,房山區環保局共出動執法人員281人(次),檢查各類工業企業、餐飲、汽修、鍋爐房、工地、加油站、儲油庫、檢測場等131家(次),發現違法行為1起、擬移送公安處理,對5家涉嫌無環保驗收手續、污染防治設施不正常使用的企業進行查封;檢查各類機動車36101輛(次),其中,環保部門人工檢查重型車143輛(次)、處罰重型超標車3輛(次)、罰款2000元,配合交警檢查車輛1095輛(次)、環保監督抽測發現違法數量99輛(次)。
■錯時執法——開展秋冬季大氣治理攻堅
為打好攻堅戰役,通州區各相關部門更是派上精兵強將,延伸全時執法概念,開展錯時執法。僅在一個周末,通州區就連續兩天召開專題會議,每24小時通報一次各部門攻堅執法開展情況,不間斷開展日巡夜查。
在位于通州區水月院附近的一家餐廳,環境執法人員要求餐廳負責人出具煙道清洗記錄,并對餐廳內部排煙設施進行了檢查。根據通州區環保信訪系統顯示,群眾舉報該餐廳油煙氣味嚴重。
經核實,該餐廳于8月22日進行過煙道清洗,符合環保要求。對于油煙氣味擾民,執法人員進一步與餐廳負責人分析原因,建議餐廳將煙道出風口進行調整,盡量遠離居民樓。
在漷縣鎮工業園區內的一家大型生產企業,環境執法人對該企業污水處理設施運行情況、在線設備數據采集情況進行檢查。“這家企業目前正處于設備調試階段,還沒有正式投產,但是我們已將其列為重點監管對象,提前啟動各項檢查。”
■依托網格——執法實現精準化
在專項行動中,各區充分依托熱點網格開展執法。
10月23日下午,熱點網格顯示大興區黃村鎮網格持續報警,大興區聯合檢查組立即趕赴該區域進行巡查。進入該區域不久,風中就傳來一股印刷廢氣的味道。執法人員立即兵分兩路,一路繼續按既定方案進行排查,一路根據臺賬對該區域內的印刷企業進行逐一檢查。第一路連續檢查4家企業都已經停產。第二路執法人員在檢查北京萬象泰公司時,發現該公司3臺覆膜機正在運行,從事印刷相關作業,但車間沒有安裝廢氣凈化設施,印刷廢氣通過門窗直接排入大氣環境。執法人員立即要求企業停止生產,現場對其電表箱實施查封,進一步調查,依法進行處理。
熱點網格能夠動態更新網格的空氣質量濃度,根據濃度變化趨勢及時進行預警,在打擊“散亂污”環境執法工作中越來越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10月23日晚上,熱點網格平臺顯示大興區站上村網格報警,執法人員立即驅車前往巡查,借著執法車的燈光發現路邊一處工地散亂堆放著大量石塊、磚瓦,附近的道上被塵土覆蓋。經核實,這是村里養殖聚集區清退拆除的工地,未按要求進行妥善苫蓋,造成揚塵污染。執法人員立即聯系屬地政府通知相關責任人進行了苫蓋。
熱點網格之所以能夠動態更新網格的空氣質量濃度,全靠遍布大街小巷的空氣質量監測小微站。如果不仔細看,公眾很難發現電線桿上多了個A4紙大小的鐵盒,原來這就是便攜式空氣質量監測小微站。
“別看它只有普通A4紙大小,卻能解決大問題。”據順義區環境監測站工作人員馬海娟介紹,“每個小微站監測的數據,結合專業的計算模型、遙感衛星和氣象數據,會在后臺進行綜合繁衍,從而測算出網格的PM2.5濃度。”
為精準找到全區的污染源,順義區安裝了719個PM2.5監測小微站,可實時在線監測空氣質量。每分鐘更新一次監測數據,并及時將數據傳回數控中心,各村網格員可通過手機APP隨時監測空氣質量。
目前,順義區南彩鎮每一位網格員的手機中都安裝了一個監測空氣質量的APP。在該APP上可以查看在線實時數據(分布地圖、排名、動態熱圖)、動態消息和綜合治理簡報、污染源監管治理過程管理、污染事件聯合執法臺賬、轄區空氣質量數據統計日常分析報告。
“我們隨時點開APP看一下空氣質量狀況,如果有數值異常的村莊,我們會立刻通知該村環保員進行現場核實。”南彩鎮副鎮長古青山說。
目前,順義區一共劃分了560個環保網格,網格員定期巡查片區內的企業、單位,哪里空氣質量下降,立即定位污染源。
按照“定期有行動、典型須曝光”的要求,順義區調動環保網格力量,嚴厲查處偷排偷放、不正常運行防治污染設施、篡改偽造在線監測數據等環境違法行為。截至9月底,環保網格已覆蓋全區,7161家“散亂污”企業完成清理整治。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