耗水大戶如何提高用水效率?
在近日舉辦的“善水行動在紡織-水管理創新高峰論壇”上,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以下簡稱中紡聯)對外發布全國紡織行業水效領跑者名單,包括魯泰紡織、孚日集團、互太(番禺)紡織印染等在內的13家單位入圍。
中紡聯副會長孫淮濱介紹,領跑者榜單的發布旨在表彰企業在節水、減污方面所做的突出貢獻,以此推動紡織企業制定科學有效的水管理方案,為改善水環境做出努力。
重環保輕節水現象普遍
用水效率總體水平較低,水的重復利用率不足70%,低于全國80%的平均水平
中紡聯提供的數據顯示,我國紡織行業用水總量為84.9億噸,占全國工業用水量的2.28%,排名第七位;新鮮水取水總量為29.5億噸,占全國工業取水量的7.6%,排名第四位,廢水排放量為23.94億噸,占全國工業廢水排放量的13.2%,排名第二位。
“即便紡織行業用水總量每年降幅近2%,新鮮水總量每年降幅超過3%,但用水效率總體水平較低,水的重復利用率不足70%,低于全國80%的平均水平。”孫淮濱介紹,以2015年為例,紡織業、化學纖維制造業和服裝、服飾業的用水量比例分別為46%、51%和3%,而取水量比例則為76%、17%和7%。
由此可見,紡織業的用水效率遠低于化學纖維制造業,尤其在印染環節,用水量大且廢水難處理,循環利用水平不高,水的重復利用率僅為30%。
“近幾年,印染環節受到環保壓力影響,很多企業限產停產,成為紡織全行業發展的瓶頸環節。但從企業成本結構來看,用水成本占比較低,企業重視不夠。行業存在重環保輕節水的現象。”孫淮濱坦言。
行業節水重點在哪?
以標準規范用水行為,推廣先進適用技術、工藝、裝備
中紡聯產業部副主任程晧透露,“十三五”后期紡織行業節水工作和關注重點將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針對水資源節約標準,力爭將取水定額、節水型企業、水足跡系列標準不斷完善并深入推進。以標準為依據,規范行業用水行為,提高行業用水效率。
二是行業篩選、推廣先進適用的節水技術、工藝和裝備,通過節能減排診斷、技術咨詢、專項培訓等形式為企業提供指導和服務。例如推廣小浴比間歇式染色、全自動筒子紗染色等少水技術設備。同時,鼓勵紡織企業采用工藝用水梯級利用、蒸汽冷凝水和冷卻水回收利用等節水方式,鼓勵實施印染廢水分質回用及深度處理、噴水織機中水回用等技術。
三是開展“一帶一路”沿線、長江經濟帶、京津冀地區紡織產業集群地水環境承載力研究。
四是在全行業繼續開展“水效領跑者”評價和產品全生命周期評價。
創新工藝引領產業變革
無水印染技術仍局限于小批量生產,解決用水問題還應從現有裝備和工藝入手
企業方面能有哪些作為?以孚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為例,此次能夠入選水效領跑者名單,其生產線上一款設備的大規模應用——超低浴比高溫高壓紗線染色機功不可沒。
據介紹,這一采用短流程變頻脈流染色技術的機器,可以實現紗線染色全過程超低浴比1:3。與傳統染整設備(浴比1:6~10)相比,可以比其它機器節約65%以上的成本,包括水、電、蒸汽、助劑。
“當下,水是紡織生產中非常重要的課題,而水的排放主要集中在源頭的印染環節,因此管理好水,就要從源頭不斷改進、創新工藝。”中紡聯黨委書記兼秘書長高勇說,雖然目前行業的無水印染技術已經取得巨大突破,但仍局限于小批量生產,無法應用于大批量產業化生產上,因此,解決用水問題還要從現有裝備和工藝入手。
高勇表示,目前已有很多印染設備企業陸續推出了低浴比的印染裝備,雖然距離“無排放”美好愿景仍有較大差距,但卻足以看出行業在水管理以及清潔生產方面所做出的巨大努力。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