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東海精準治理保障河庫水質
江蘇省連云港市東海縣要求河長按照“橫到邊、豎到底、無盲區”的要求,對境內所有河道列表造冊,詳細查清每條河道基本概況、水質、排污口、水環境與水生態等情況,建立電子信息管理“戶檔”,對河道整治情況進行動態更新維護,保障河道水質。
制定專項整治方案
據介紹,東海縣境內有流域性河道兩條,區域性河道6條,其他重要河道18條,縣級河道55條,共計81條河道。為確保河流水庫精準管理,東海縣科學劃分“包干區”,將“河長制”落實到每個片區,形成縣、鄉、村三級河長聯動體系。縣委書記、縣長擔任全縣總河長,縣級領導擔任8條骨干河道的縣級河長,河流所經鄉鎮(街道)及沿線各村分別設立鄉鎮(街道)、村級河長,由相應區域領導或主要負責人擔任。各級河長按照分級管理、屬地負責的原則,逐條逐段落實水資源保護、水污染防治等6項重點工作,其中縣級河長已陸續開展巡河工作。
“從8月開始,我們就分兩支隊伍對全縣的河道進行違章建筑和違法行為的地毯式排查,目前,已完成對8條骨干河道的排查工作,現正依據排查結果制定專項整治方案。”東海縣河長制辦公室負責人表示,針對河湖管理范圍內的違章建筑和違法行為,東海縣以全面落實河長制為抓手,開展了河湖水域岸線綜合整治專項行動,對破壞河湖水域岸線的亂占濫建、亂圍濫堵、亂采濫挖、亂倒濫排等各類違法行為進行嚴肅查處整治,探索建立河湖管理保護的長效工作機制,實現河湖的永續利用。
建立每條河道的電子信息管理“戶檔”,就是要因河制宜、因時制宜地制定專項治理方案,排出綜合整治、長效管理、水質改善、河道疏浚的建設推進時序,再積極組織整改落實。同時,嚴格每個沿河項目的環評、能評審批,淘汰產能落后污染大的沿河企業,從源頭治理水污染。
“河長制”保“河長治”
為保障綜合整治行動順利推進,東海縣縣鄉兩級河長深入一線,通過現場辦公、明察暗訪等形式,加強對“清河行動”整治工作的指導、協調和督促檢查。嚴格實行日調度、周通報、月檢查制度,發現問題及時督辦整改,并結合省市“河長制”工作考核機制,由環保部門牽頭負責,對水質斷面監測、河道保潔質量等考核數據進行定期通報。在河湖醒目位置樹立河長公示牌,標明河長職責、河湖概況、管護目標、監督電話等內容,接受群眾監督,確保全縣各項工程高標準、高質量、高效率推進。
據了解,“河長制”在東海落地后成效明顯,全縣河道管理水平穩步提升。地表水環境質量監測顯示,東海縣主要水域地表水水質穩定達標,其中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源達標率100%。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