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餐廚垃圾變肥料
記者近日來到陜西省西安市曲江新區資源化處置中心,花園式的廠區讓人很難聯想到這是一座餐廚垃圾處理站。
據了解,西安市每天產生的餐廚垃圾在160噸左右,對餐廚垃圾進行有效處理和再利用成為迫切需求。曲江新區資源化處置中心從餐廚垃圾運輸到處理,實行全密閉、自動化控制,最后將餐廚垃圾制成有機肥,實現了餐廚垃圾無害化和資源化處置。
新能源車全密閉運輸,泔水車不再油膩膩臭烘烘
走進曲江新區資源化處置中心,停放在廠區中間的24臺新能源車格外引人注意。
據企業負責人馬利斌介紹,目前餐廚廢棄物主要由黃標車及低速載貨汽車拉運,運輸過程中極易滴漏且會滋生大量細菌。曲江新區資源化處置中心采購新能源車后進行實地試驗,自主研發出廂式密閉罐裝車。這種密閉罐裝車以電能作為動力,滿電續航超過150公里,對餐廚垃圾進行全封閉運輸,實現拉運餐廚垃圾過程零排放、無異味。
為了直觀感受餐廚垃圾是如何收集的,記者跟隨工作人員到現場進行垃圾收集。
在每個收集點,工作人員先鋪地墊,隨后對垃圾稱重,再撈出泔水中的塑料袋以防堵塞吸泵,整個收集過程5分鐘左右。從下午六點到晚上九點,工作人員共對西安曲江新區的19家飯店、醫院的餐廚垃圾進行了收集,共計3.1噸。車輛在整個行駛過程中,既沒有尾氣排放也沒有噪聲,打破了人們對泔水車油膩膩臭烘烘的固有印象。
自動化處置,實現異味零排放
在曲江新區資源化處置中心的餐廚垃圾處理車間,記者基本聞不到臭味。
處置中心經理狄春陽介紹說,餐廚廢棄物處理工藝主要有預處理系統、好氧發酵系統、污水處理系統和除臭系統4個部分。新能源車采用負壓方式在餐廳將餐廚廢棄物通過密閉管道收運至密封罐中,入廠后車輛停在指定區域,用正壓將罐內餐廚廢棄物通過進料口打入儲料池中。然后通過攪輪自動傳輸到分選機,分揀出雜質,剩余物質進入離心粉碎機粉碎后,通過攪輪運輸到脫水機。水、油、渣料進入投料池蓄料槽通過離心泵進行三相分離,油進入儲油箱,水進入水處理器,干料進入發酵箱,發酵后進入烘干消毒干燥系統,之后進入儲料倉經過打包機打包,完成整個生產過程,產出成品有機肥。日處理量為60噸~100噸,有機肥主原料日產量約為4噸。
而餐飲廢水進入污水處理系統后,過濾后進行油水分離,廢水經過處理后,可直接用來灌溉廠區綠植和用于園區觀賞魚魚池。污泥收集至沉淀池中,定期清理池中的污泥,作為肥料施入廠區綠化帶。
這其中每個環節基本都聞不到餐廚垃圾的臭味。狄春陽解釋說,原因就在于每個環節都配有除臭設施,整體處置過程全密閉、自動化控制。車間內使用整體玻璃密閉操作間,防止臭氣大面積擴散,用除臭系統處理車間內85%的臭氣。處理后的氣體進入污水處理調節池,并在室外加裝活性炭吸附、UV處理箱、活性炭棉過濾、陶瓷球吸附等設備,處理后進入水噴淋塔,達到廢氣異味零排放。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