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乱子伦一区二区三区,亚洲精品天堂成人片av在线播放,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亚洲影视内衣,国产肉体xxxx裸体137大胆,性欧美大战久久久久久久久

媒體/合作/投稿:010-65815687 點擊這里給我發消息  發郵件

 為助力環保產業高質量發展,谷騰環保網隆重推出《環保行業“專精特新”技術與企業新媒體傳播計劃》,七大新媒體平臺,100萬次的曝光率,為環保行業“專精特新”企業帶來最大傳播和品牌價值。

    
谷騰環保網 > 新聞信息 > 正文

賀克斌:我們真正要減的是排放量 而不是錯峰生產企業數量

更新時間:2018-12-05 10:17 來源:中國能源報 作者: 朱妍 閱讀:2611 網友評論0

 11月1-4日,京津冀及周邊地區發生中-重度污染,PM2.5濃度急速上升;11月12-15日,39個城市拉響重污染警報,PM2.5小時濃度最高達289微克/立方米;11月23-26日,河北、山東、山西等北方多地再度陷入橙色警報……進入采暖季,重污染天氣出現的頻率與污染程度雙雙增加,霧霾接連殺下“回馬槍”,公眾對大氣污染治理的質疑隨之四起。  

 污染多次反彈,已推行的治理措施效果究竟有多大?投入大量財力、精力,空氣質量為何仍不盡如人意?采暖期間,污染控制真的那么難嗎?帶著問題,本報記者采訪了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環境學院院長賀克斌。  

暫未實現根本改變但污染等級已有下降  

中國能源報:今年以來,一系列治理措施接連出臺,治霾力度持續加大。可是到了采暖季,污染似乎沒有減輕?  

賀克斌:實際上,不僅是老百姓提出疑問,就連部分地區的市委書記、市長也在問,按照要求治理了兩三年,怎么一到冬天還是這樣?  

 我經常會打這樣一個比方——家里孩子高燒41攝氏度,大夫讓孩子打針、吃藥。隔段時間再測,你發現溫度降到39攝氏度了,盡管摸起來還是很燙,但你更相信溫度計的測量結果,所以不會說大夫開的方子不對。同理,在判斷大氣污染治理成效時,我們更應相信科學數據,而不是目測。  

 根據空氣質量,污染可分為輕度、中度、重度及嚴重四個等級。以近期發生的一次重污染天氣為例,期間有12個城市出現重度污染,沒有一例嚴重污染。而去年冬季在類似氣象條件下,北方有40多個城市達到重度污染,34個城市出現嚴重污染。此外,前者持續的時間也比去年同期大大縮短。  

 這些都說明,污染等級已經降低,污染癥狀也有所減輕,空氣質量正向好的方向發展。只是目前僅靠肉眼感知,無法辨別“重度”與“嚴重”污染的區別,因此看起來污染似乎沒有減輕。至少降低兩個等級,我們才真正“看到”變化。  

中國能源報:冬季采暖對霧霾的貢獻究竟還有多少?  

賀克斌:在非采暖季,工業排放作為最大污染源,對PM2.5的貢獻約占45%,來自民用源的排放不到30%。一旦進入采暖季,做飯、取暖等民用排放一下就上去了,對大氣污染對貢獻接近50%,工業源則降至30%以下。  

 綜合氣象條件,天上的擴散能力平均降低30%,地上的排放總量平均增加30%,兩個“30%”共同造成采暖季污染。目前的排放雖有減少,兩個“30%”排序卻未改變。也就是說,大氣污染治理遠未達到根本轉變的程度。  

火電治理基本“畢業”潛力在于“動結構”  

中國能源報:在已采取種種措施的基礎上,下一步如何挖掘減排潛力?  

賀克斌:統計顯示,過去5年,我國PM2.5濃度的降幅超過30%,超額完成大氣治理任務。尤其在“尾部治理”方面,動作最多、貢獻最大,貢獻位列二、三位的分別是能源結構、產業結構調整。  

 在此基礎上,尾部治理的剩余減排空間相對有限。例如大型火電廠治理,我認為就基本“畢業”了。它的常規污染物排放已降至世界最低,未來再上什么裝置、再進行大幅減排的意義不大。下一步重點應轉移到非電領域,同樣是用煤大戶,實現非電行業超低排放是潛力所在。  

 但我們也要看到,非電行業的減排潛力同樣有上限。要繼續實現深層治理,就到了不得不“動結構”的時候,也就是產業、能源、交通及用地結構調整。  

 以能源結構為例,為何要進行調整?已采取的“散亂污”企業治理等尾部治理方式,目前仍存在反彈可能,為防止企業偷偷排放,相關部門還需配套相應的監管措施。而能源結構一旦調整,企業用能就不可逆轉,排放情況隨之改變,未來自然不會再出現偷排行為,這才是根本。  

中國能源報:隨著四大結構逐步優化調整,大氣污染治理的拐點何時到來?  

賀克斌:我們首先需明確“拐點”的概念,它既包括污染天數,也包括污染程度的轉變。若以PM2.5排放情況作為參照,我認為2013年之后已經迎來第一個治理拐點。我國PM2.5排放濃度,已由過去是歐美國家的10倍左右降至2-5倍,主要城市的PM2.5濃度也不再繼續上升。但要真正消除人民群眾對重污染天氣的印象,可能要到2025年左右。  

“藍天”與“低碳”目標可實現協同共贏  

中國能源報:為進一步提升治理效率,有哪些值得吸取的教訓?  

賀克斌:無論采取哪種治理措施,從設計到落實行動之間的距離、折扣越小,效果就越有保障。以目前爭議較大的“錯峰生產”為例,選哪些行業、停哪些企業、錯峰時間多久等,都是經過一番深入研究,而非圖熱鬧。但為何還有人提出質疑?關鍵在于,我們真正要減的是排放量,而不是錯峰生產的企業數量。  

 以前就曾發生部分地區把僵尸企業報上來進行“錯峰”的情況,相當于做虛賬。最終結果就是,“天上”不會給你回報。再以天津為例,去年冬季,全市錯峰生產的企業為300多個,今年卻只有100多個。企業數量減少,并不意味著減排力度減弱,而是在總結前期工程的基礎上,錯峰生產越來越有經驗,效率也更高了。  

中國能源報:還有哪些過去曾被忽視的焦點?  

賀克斌:在給藍天“添彩”的同時,我們也要注意不給氣候“添亂”。  

 一位美國科學家曾撰文指出,2000-2005年,全世界二氧化碳排放量在增長,但全球溫度并沒有上升,原因就是中國排放大量二氧化硫,形成具有降溫作用的硫酸鹽。中國從2005年起大幅進行總量控制,導致原本起降溫作用的顆粒物少了,全球因此升溫。  

 實際上,這個說法只對了一半。因為在顆粒物中,也含有一種導致溫度升高的物質——黑碳,比如柴油車排放的黑煙中就含這類物質。正因我們做了大量治理工作,才讓導致全球溫度升高的黑碳顆粒才變少了。  

 這種說法雖然不科學,卻也提醒我們,實施清潔空氣行動的同時要兼顧氣候影響,保證“藍天”的同時也要平衡氣候變化的因素。而早在10年前,我國就已具備這種能力。產業、能源、交通及用地結構調整,恰恰也是溫室氣體減排的主要方向所在,藍天與低碳可以實現共贏。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

關于“賀克斌:我們真正要減的是排放量 而不是錯峰生產企業… ”評論
昵稱: 驗證碼: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谷騰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

2022’第九屆典型行業有機氣(VOCs)污染治理及監測技術交流會
2022’第九屆典型行業有機氣(VOCs)污染治理及監測技術交流會

十四五開篇之年,我國大氣污染防治進入第三階段,VOCs治理任務…

2021華南地區重點行業有機廢氣(VOCs)污染治理及監測技術交流會
2021華南地區重點行業有機廢氣(VOCs)污染治理及監測技術交流會

自十三五規劃以來,全國掀起“VOCs治理熱”,尤…

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
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

5月31日,在經歷了廣泛征求意見、充分調研論證、反復修改完善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