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水排長江!5.2億罰單能罰醒排污企業嗎?
1月6日,南京市中級人民法院披露了一起環保監督大案。因為將高濃度廢水直排長江,造成生態環境損壞,南京勝科水務有限公司領到國內污染環境“最嚴厲罰單”,被判處罰款加環境修復費共計5.2億元。自2015年新環保法實施以來,上百萬、上千萬的“天價環保罰單”常常見諸報端;5.2億的罰單則刷新紀錄。
據報道,南京勝科水務有限公司的主要業務是處理污水,竟然利用暗管將污水偷偷排入長江;并且人為篡改在線監測儀器數據,逃避環保部門監管。處理污水變成排出污水,公然挑戰生態保護紅線,是可忍孰不可忍。更讓人氣憤的是,從2013年11月至2014年9月,因水污染排放和處理不過關,該公司三次受到環保部門處罰,可見屢教不改,根本沒把環保放在心上。經統計和鑒定,這家公司造成的生態環境損害數額共達2.5億。眾所周知,破壞環境易,修復環境難,5.2億雖是一筆巨款,但用來修復長江受到的傷害,也許只是九牛一毛。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審判不僅開出巨額罰單,還將默許、縱容、組織、參與實施偷排廢水、污泥、危險廢物等犯罪行為的12名相關責任人,分別判刑6年至1年不等,并處200萬元至5萬元不等罰金。追責治污企業,不能不排查“人禍”因素。相比5.2億元的罰單,刑罰應該更具威懾力。這一判決也是一種警示:還在肆無忌憚破環生態環境之徒趕緊收手,切勿走上傾家蕩產、自毀前程之路。
保護環境已是基本國策。前些年,由于污染處罰標準偏低,即使對污染環境企業做出頂格處罰,涉事企業大多覺得無關痛癢。2015年1月實施的新環保法,被稱為一部“長牙齒”的法律,其中新增“按日計罰”制度,對持續性的環境違法行為進行按日、連續的罰款,罰款數額上不封頂,倒逼違法企業迅速糾正污染行為。高達5.2億的罰金,12人被判刑,就是亮出了環境監督的鋒利“牙齒”,彰顯了環境治理的堅定決心。正如南京中院對該案的總結,“該案開出史上國內污染環境最嚴厲罰單,從處罰的下游發力,守護母親河安全。用最嚴格的制度、最嚴格的法治保護生態環境”。
天價罰單只是第一步。1月9日,最高人民法院也發布了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司法保護典型案例,其中7件系違法向長江干支流偷排、直排污染物的刑事案件。期待新環保法牙齒愈加鋒利,啃下更多的環保違法硬骨頭。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