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Cs為何被嫌棄 有圖有真相!
炎炎夏日里
一場與VOCs的“戰役”正在打響
那么,為何VOCs成為了眾矢之的?
今天小編就來“拍一拍”VOCs
告訴大家其中的原因
VOCs是一類污染物的集合概念,按照我國《揮發性有機物無組織排放控制標準》(GB37822-2019),定義為:參與大氣光化學反應的有機化合物,或者根據有關規定確定的有機化合物。
“家大業大”的揮發性有機物
包括很多種類
按化學結構,VOCs可分為8類:烷烴類、烯烴類、芳香烴類、鹵代烴類、酯類、醛類、酮類和其他化合物。
從環保意義上講,主要指化學性質活潑的那一類揮發性有機物。
常見的VOCs有苯、甲苯、二甲苯、苯乙烯、三氯乙烯、三氯甲烷、三氯乙烷、二異氰酸酯(TDI)、二異氰甲苯酯等。
VOCs除了具有揮發性
它最典型的特性還有氧化性強
在空氣中可發生多種化學反應
所以,VOCs治理可不容易
1VOCs是生成
PM2.5和O3的幕后黑手
VOCs是PM2.5和O3的共同前體物
是協同治理PM2.5和O3的重要抓手
▽▽▽
PM2.5的化學組分包括硫酸鹽、硝酸鹽、銨鹽、黑炭、有機化合物等,其中有機化合物通常占比較高。這些有機化合物一部分排放后直接形成顆粒或氣溶膠,還有一部分是VOCs的大氣化學轉化產物,即二次有機氣溶膠(SOA)。此外,進入大氣中的VOCs可加速臭氧的生成并增加大氣氧化性,有助于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污染氣體轉化形成硫酸鹽和硝酸鹽氣溶膠,從而促進PM2.5的形成。
O3是完全的二次污染物,由VOCs和氮氧化物等物質在紫外光照、高溫等條件下發生光化學反應生成。O3濃度的高低與VOCs和氮氧化物二者濃度的比值有較大關系,屬于非線性比例關系。O3濃度的高低還與溫度有關,O3濃度有明顯的季節性特點,一般5月-9月濃度較高。
2
VOCs變化多端
生活中無處不在
大多數VOCs的氣味并不明顯,但有一些VOCs,如醇類、醛類、酮類、芳香烴類等達到一定濃度,會產生令人喜歡或厭惡的氣味。
VOCs存在于我們每個人的衣食住行中,駕車出行,汽油揮發和燃燒會產生VOCs;噴漆、印刷、家具制造等工業生產過程中,會產生大量VOCs;建筑施工過程中使用的膠粘劑、涂料等會產生VOCs;買了新房,裝修過程會產生VOCs;不小心愛車剮蹭,補漆過程會產生VOCs;一日三餐,烹飪過程會產生VOCs;衣服臟了,干洗過程會產生VOCs;涂個指甲油、做個頭發護理也會產生VOCs。
3
有些VOCs有毒有害
揮發性有機物種類繁多
部分物種沒有危害
但有些物種對人體
及動物均具有毒害作用
如甲醛等,會對眼睛
及呼吸道產生刺激作用
人為排放的VOCs對植物的毒害通常情況下比較小,但是,由VOCs及其他化合物反應生成的二次污染物,如臭氧和過氧乙酰硝酸等,不但能危害人體健康,而且還會傷害植物。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