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PET飲料瓶回收率超94%!
伴隨著炎熱的夏季,飲料消費也進入旺季。PET瓶是飲料包裝的主流,這些被喝完的瓶子進入垃圾桶后又最終流向哪里?
“一直以來,我國對PET飲料包裝實際回收情況沒有系統研究。雖然有關于廢PET瓶回收量的統計,但沒有對PET飲料包裝回收率的具體數據。”8月25日,中國飲料工業協會聯合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對外發布《我國PET飲料包裝回收利用情況研究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報告》稱,中國廢PET飲料包裝回收經過幾十年的實踐,目前已經建立起了一套基于市場機制和價值規律的PET飲料瓶回收體系。根據兩家機構的研究測算,在該回收體系下,全國PET飲料瓶回收率可達94%以上,回收情況比較樂觀,隨著垃圾分類在全國的普及,PET瓶的回收有望得到進一步加強。
真有這么高!94%從何得出?
廢PET飲料包裝自身兼具資源價值和環境價值的雙重屬性,PET飲料包裝的主要去向包含:主動或間接地回收利用、垃圾填埋場、垃圾焚燒場、廚余垃圾處理場,還有部分散落于海灘等。
回收的廢舊塑料瓶
《報告》編制組成員告訴記者,通過現場實測,以及中飲協提供的會員摸底調研數據定量和定性分析,研究團隊測算出廚余垃圾處理廠、垃圾填埋場、焚燒發電廠及海灘中的PET飲料包裝在廢PET飲料包裝產生量中的比例。
“一方面,通過咨詢,多數廚余垃圾處理廠、垃圾填埋場、焚燒發電廠反饋PET飲料包裝的比例接近或低于本研究中實地調研結果。另一方面,由于城鄉發展不平衡且垃圾回收管理存在差異,鄉鎮、農村地區廢物資源屬性更受關注,在趨利性市場法則作用下PET飲料包裝回收利用率一般高于城市地區。綜上,我國PET飲料包裝回收率約為94.3%~96.7%。”編制組專家表示。
和發達國家相比我國回收率處于什么水平?
2020年1月,新版“限塑令”——《關于進一步加強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見》,著眼于整體塑料循環產業鏈的構建。修訂的新固廢法將于今年9月1日起施行,其中明確提出限制過度包裝和一次性塑料制品使用,要求生產、銷售、進口依法被列入強制回收目錄的包裝物的企業,應當按照規定對包裝物進行回收。
“隨政策法規的完善和回收體系的逐步構建,國內PET飲料包裝等再生資源回收利用率逐漸提升,由于PET飲料包裝價值相對較高、量大面廣,市場回收動力較足,國內形成了的受經濟市場驅動的PET包裝原生回收體系,雖未像許多國家一樣經過環境經濟政策的調節,但整個產品——固體廢物循環體系已具有比較高的運行效率,充分體現了商業的規律和效率,在拾荒者、上門回收人員、小型社區再生資源回收點、中/大型廢品回收點、回收公司等多種回收渠道共存,集中式和分散式回收體系共同作用下,原生回收體系表現出獨特的優勢和活力。”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清潔生產與循環經濟研究中心副主任劉景洋表示。
據了解,目前,國外高度重視飲料包裝的回收利用,為了解決飲料包裝物的回收問題,促進廢包裝的有效回收,國外已形成較完善的廢包裝回收管理政策和系統,主要的做法是生產者責任延伸機制(extended producer responsibility,EPR),即產品在生命周期內環境影響的責任,由所有相關方包括產品制造者、銷售者、消費者和政府共同承擔,包括押金制、基金制、目標回收制及其他機制和模式。
“通過對比,我國PET飲料包裝回收利用率現已處于國際較高水平。”劉景洋判斷,2020年,通過新版“限塑令”,我國政府釋放持續推動和關注包括PET瓶在內的塑料制品回收的強信號。同時,隨著新固廢法的施行,新的固體廢物收運體系將逐步建立,一方面,拾荒隊伍將退出城市,游商回收將被削弱,加之消費者結構和廢物丟棄習慣改變等影響,PET飲料瓶回收率不可避免會受到沖擊,另一方面,城市垃圾分類逐步實施將抵消上述不良影響,未來PET飲料瓶回收率走向仍需得到持續的關注。
回收的廢舊塑料瓶
他還認為,在國內目前的固體廢物管理政策形勢下,國外實行的押金制是否能提高PET飲料包裝回收率還有待商榷,我國具備采用多種管理制度和模式建立集綠色生產、安全回收、有酬可獲、再生循環為一體的回收體系的經濟、社會和環境基礎。
國際典型國家和地區PET飲料包裝回收利用率
提高回收率還有哪些空間?
可以肯定的是,隨著新時期中國對廢棄物的管理邁入全新階段,垃圾精細化分類、無廢城市建設等新的政策、新模式的涌現,都將為國內包括PET在內的廢棄物的收集管理體系帶來更加專業化和規范化的未來。
“雖然目前我國PET飲料包裝回收率已處于國際先進水平,但由于我國廢包裝體量巨大,推動回收率再提檔,從經濟、環境和社會效益方面看,仍然非常有意義,因此,接下來需要市政進一步推動垃圾精細分類及后續的集中分選和處理,使回收體系外的PET包裝進一步減量。”中國飲料工業協會相關負責人指出,關于PET的瓶級再生和降級利用仍有很多問題亟待深入研究和探索,一是再生利用的途徑研究,以開發廢PET更多更合理的再生利用方式;二是研究再生利用的質量控制和安全風險評估,尤其是瓶級利用必須考慮的因素;三是瓶級再生和降級利用的經濟成本權衡。
回收的廢舊塑料瓶
得益于中國龐大完善的生產制造體系,PET瓶的回收和再利用已經在中國形成了完整的商業模式,經濟閉環產業鏈已成型。再生PET在紡織行業已實現了廣泛應用,超過80%的再生PET進入再生纖維行業,但近年來再生纖維行業產能過剩問題凸顯,PET的多元化及高值化再生成為新趨勢。但可以確定的是,隨著PET回收利用新技術的研發,廢PET的回收利用前景是非常廣闊的。《Nature》最新研究顯示,角質酶(cutinase,一種α/β水解酶)能在10小時內水解90%的PET瓶,且價格低廉、原料再生制品質量達標,為新時期企業再利用PET提供更多可能。
“PET飲料包裝回收需多方協同,即全生命周期中利益相關者——生產商、銷售商、消費者、回收企業等多元主體的共同參與,各主體以行業共同體的形式發聲將更有影響力和說服力。”中國飲料工業協會相關負責人建議,產業鏈上的各方一起探討,進一步提升現有廢物管理體系及PET回收效率的方法(比如進一步加強規范回收比例和效率),并配合國家政策主動踐行飲料生產者延伸責任。這包括并不限于如積極開展全行業塑料飲料包裝(特別是一次性塑料飲料包裝)減量、改進可循環包裝等工作,如設定包裝重量減少率、飲料包裝可回收設計率等具體行業目標;以及廣泛的公眾教育和公益活動,如凈灘行動、新回收模式探索等,多角度促進PET飲料包裝的長效回收機制的形成。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