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飲油煙怎么治?看南京這樣做
南京餐飲“綠島”保障油煙達標排放。夏寧博攝
◆李苑
在江蘇省南京市的大街小巷,星羅棋布地分布著大大小小的餐飲店。在人們享受美食的同時,餐飲油煙污染也成為群眾反映較多的環境問題。
《南京市餐飲業環保專項整治方案》于2017年出臺,提出力爭通過3年時間,切實解決餐飲油煙污染問題。時隔兩年多,整治成效如何?不久前,記者走訪了秦淮區、雨花臺區、建鄴區、玄武區的部分餐飲企業,了解相關情況。
安裝在線設備監控餐飲油煙排放
“企業的油煙凈化設備是否正常運轉、有沒有定期清洗,以前主要靠環境執法人員肉眼觀察,很難精準掌握情況。安裝智能油煙在線監控儀后,執法人員通過與在線監控系統聯接的一款手機APP‘指尖上的環保’對餐飲油煙凈化設施進行實時監管,開沒開、用沒用、排放濃度達標與否,遠程就能知道。一旦其油煙濃度達到設定的閾值,系統就會推送信息給店家、網格員和執法人員。”南京市秦淮生態環境局局長易龍介紹說。
秦淮區先行先試,在瑞金路、大光路兩個街道對80平方米以上的99家餐飲企業試點安裝油煙在線監控設備119臺,以及在瑞金新村小區部分居民樓安裝共用管道,使油煙在樓頂得到集中凈化處理,實現達標排放。
秦淮區把餐飲油煙污染治理與落實“六保”任務相結合,助力餐飲企業復工復產。在全區80平方米以上餐飲店、機關和企事業單位食堂、工地食堂安裝油煙在線監控設備,解決餐飲油煙污染擾民問題。目前,已在1324家單位安裝油煙在線監控設備1562臺。
瑞陽街“四季小廚”的老板徐良勇深有體會。他說,以前附近居民一有投訴,多個部門便會來了解情況,不但影響正常營業,有時還會被罰款。“更換了油煙凈化器,順暢了排放管道,裝上油煙在線監控儀后,就再也沒有被投訴過了。”
在率先探索餐飲油煙智慧監管新模式的秦淮區,經統計,其油煙排放量下降65%,全區餐飲油煙投訴量同比下降32.4%。
因地制宜建設油煙凈化處理設施
南京市各區在餐飲油煙污染治理方面各有探索和創新。
在雨花臺區的能仁里農貿市場,有不少賣煎餅、炸油條的小攤小販。由于簡易門面房無法安裝油煙凈化器,街道在附近安裝了噴淋霧化設施,每5分鐘自動開啟進行噴淋,有效減少油煙污染。
建鄴區在餐飲店比較集中的富春江東街,試點用不同的方式,建設專用煙道集中處理、集中排放,不僅提升油煙凈化效率,還降低風機噪聲對老百姓的影響。對餐飲油煙排放情況,建鄴區靈活進行監控:100平方米以上的餐飲店安裝“三參數”油煙在線監控設備,在線監測油煙濃度、非甲烷總烴、顆粒物3項指標;對一些小型餐飲店,嘗試通過電量監測對其進行監控。
玄武區的小餐飲店多數是上宅下店模式,而且老小區沒有安裝公用煙道。玄武區政府投入200多萬元,將紅廟街區的老設備和管道全部換掉,統一安裝差速離心式油煙凈化分離器,實現油煙低空達標排放。
目前這些地區的部分餐飲油煙項目正在申報江蘇省“綠島”建設項目試點。江蘇省生態環境廳相關負責人介紹,通過集約建設公共環保基礎設施,讓更多企業共享共用,降低企業治污成本,緩解企業壓力。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