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晉中市200噸/日污泥連續熱水解項目技術分析
現對山西省晉中市200噸/日污泥連續熱水解項目項目進行一次梳理。
項目概況
本項目建設選址位于晉中市榆次區張慶鄉東賈村西山西正陽污水凈化有限公司內。
2010年12月,晉中市城區污泥處置試點工程一期100噸/日開工建設。
2015年正式轉入正常生產,年運營時間達300天以上。
2019年本項目二期100噸/日投產。
技術原理
在一定的溫度和壓力下,脫水污泥中的細胞破裂,其中的膠體結構和毛細結構遭到破壞,使污泥中水與固體顆粒的結合形態發生改變。內部水、毛細水和表面吸附水被大量釋放,從而大大改善了污泥的脫水性能,經過常規的機械脫水,即可去除大部分水分,同時又最大限度的保留了污泥中的碳值。
工藝流程
調質過濾:含水率80%的污泥進入系統后加水(可利用該工藝壓濾液)調理至含水率85-90%,充分攪拌后,污泥粘度大幅降低,流動性增大,并過濾石子、發絲等雜質。
預熱:調質過濾后的物料由高壓柱塞泵送入污泥預熱系統,與連續熱水解后物料進行熱交換(冷物料進管程,熱物料進殼程),使物料溫度提高至160℃,該過程充分利用反應后的熱量,大幅降低系統能耗。
連續熱水解:預熱后物料通過導熱油二次加熱升溫至240℃,升溫后的物料在反應釜中保溫停留10min,污泥在240℃的溫度5MPa的壓力下實現連續熱水解。
冷卻減壓:連續熱水解反應后的熱物料用于冷物料的預熱,熱交換后的溫度降低至100℃,再由冷卻器降溫至50℃,然后通過減壓設備排出系統。
脫水:裂解后的污泥,無需添加任何藥劑,直接泵送至隔膜板框壓濾機進行壓濾脫水,污泥含水率降至30%左右。
技術特點
占地面積小:采用熱化學處理技術,與其它非熱化學處理技術如堆肥等相比,具有處理速度快、處理周期短,設備處理量大,占地面積小等優勢。
系統能耗低:連續熱水解過程,污泥中的水分始終保持為液態,避免蒸發相變所產生的高能耗;
減量化顯著:裂解脫水后污泥含水率<30%,污泥減量70%以上;
無害穩定化:寄生蟲卵、病原微生物等致病物質以及有毒有害的有機物被徹底降解,污泥穩定,不易變質。
資源化:產物干基熱值損失小,大部分熱值保留在最終產物中,為低級燃料;產物富含有機質、氮、磷、鉀,可用于土壤改良。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