督察進駐結束,整治勁不可松
隨著中央第二輪第三批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各組完成進駐工作,有的地方出現了“松口氣”的聲音。甚至有的地方以“下沉”結束劃線,之前為“緊張期”,而后是“安全期”。
“松口氣”心態帶來的危害不小。反思本輪督察通報的典型案件中的“跨輪”問題,如果不是有關地方當初“松口氣”,一些生態環境歷史欠賬或許就能還清,一些新增環境問題或許就可以避免。而“松口氣”心態背后,是一些地方沒有把生態環境保護的責任扛在肩上,工作節奏慢了下來,熱度冷了下來,制度松了下來。在個別地方,因為“松口氣”,出現了工作掉鏈子、效率滑坡等現象。這種督察組一來就“緊張”,一走就“松口氣”的痼疾,不利于生態環境問題及時徹底整改。
做好督察問題整改是落實中央生態環保督察要求、取得環境治理成效的重要環節,氣可鼓不可泄。督察下沉的落腳點是幫助地方更好地發現和解決問題。整改階段,更需要地方真正“緊張”起來。各地督察問題大小、多少及整改難易不同,但都涉及諸多環節,有嚴格的時限、質量和銷號要求,容不得有絲毫松懈。對生態環境問題徹底整改也不是輕而易舉之事。老舊管網及雨污合流管網整治不力、湖河水環境污染、礦山違法開采、山體違法開發地產、“兩高”項目盲目發展等,都是難啃的“硬骨頭”。各地唯有及時借助督察的強勁東風,把握問題整改的有利時機,抓緊推進工作,傳導壓力,趁熱打鐵,一鼓作氣,才能保證整改工作力度不減、底氣不泄,落實到位。
地方黨委政府要對本地存在的生態環境問題深刻反思,從政治站位和履職盡責兩個方面“照鏡子”,將“一崗雙責”內化于心外化于行,落到實處。要始終如一,雷厲風行,連續作戰,攻堅克難,解決群眾身邊的突出生態環境問題,交出督察問題整改的合格答卷。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