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乱子伦一区二区三区,亚洲精品天堂成人片av在线播放,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亚洲影视内衣,国产肉体xxxx裸体137大胆,性欧美大战久久久久久久久

媒體/合作/投稿:010-65815687 點擊這里給我發消息  發郵件

 為助力環保產業高質量發展,谷騰環保網隆重推出《環保行業“專精特新”技術與企業新媒體傳播計劃》,七大新媒體平臺,100萬次的曝光率,為環保行業“專精特新”企業帶來最大傳播和品牌價值。

    
谷騰環保網 > 新聞信息 > 正文

全國碳排放權市場上線交易及其影響

更新時間:2021-10-13 11:08 來源:遠東資信 作者: 申學峰 閱讀:3963 網友評論0

谷騰環保網訊:2021年7月16日,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開市交易。上海環境能源交易所負責全國碳排放權的交易,湖北碳排放權交易中心負責全國碳排放權的注冊登記。此前多地已經開展了碳排放權交易地方試點。

 目前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初期交易產品為碳排放配額(CEA)現貨。各重點排放單位的碳排放權分配是基于企業的碳強度基準,即根據企業的實際產出乘以一定基準計算其碳排放權額度。目前碳排放權交易采用了掛牌協議交易和大宗協議交易兩種方式。重點排放單位須根據溫室氣體實際排放量向主管部門清繳上年度的碳排放配額,不足部分須通過碳市場購買。

 目前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的交易是重點排放單位,即年度溫室氣體排放量達到2.6萬噸二氧化碳當量、屬于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覆蓋行業的企業。目前發電行業2225家重點排放單位成為首批參與主體,后續還會擴展至其他行業、其他類型主體。

 7月16日上市首日,全國碳市場碳排放權成交價為51.23元/噸。在8月份之后,交易價格逐漸下降至45元/噸左右。截至9月30日,全國碳市場累計成交碳排放權配額1764.90萬噸,累計成交金額8.00億元。

 未來除電力行業外,其他高排放行業以及自愿減排企業也將陸續納入全國碳市場交易范圍,屆時全國碳市場可交易的配額總量將會進一步增長。

 參與全國碳排放權交易的重點排放單位在獲得碳配額之后,可以出售剩余的配額獲利,或通過抵(質)押、借碳交易、賣出回購等方式利用配額進行融資。對于碳配額有剩余的重點排放單位,出售配額可以提高相關企業的利潤與現金流水平。而部分碳排放配額不足清繳的高排放單位則面臨額外購買配額的成本壓力。

正文:

 2021 年7 月16 日,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開市交易。根據生態環境部關于發布《碳排放權登記管理規則(試行)》《碳排放權交易管理規則(試行)》和《碳排放權結算管理規則(試行)》的公告,上海環境能源交易所負責全國碳排放權的交易,湖北碳排放權交易中心負責全國碳排放權的注冊登記。發電行業是參與交易的第一個試點行業,共有 2225 家高排放發電企業成為首批交易主體。展望未來,全國碳排放權市場有望進一步擴容,石化、化工、建材、鋼鐵、有色金屬、造紙和國內民用航空等其他行業企業預計也將納入交易范圍。

一、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概況

 在全國碳排放交易市場成立之前,北京、天津、上海、重慶、湖北、廣東等地已經開展了碳排放權交易地方試點,試點市場覆蓋了電力、鋼鐵、水泥等20 多個行業近3000 家重點排放單位。根據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建立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的決策部署,我國將穩步推進建立全國統一的碳市場,現存各地方碳交易市場可能會逐步被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所替代。

(一)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相關法規政策

 在 2017 年,發改委發布《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建設方案(發電行業)》,全國碳排放權交易體系建設正式啟動。2020 年9 月,我國首次提出要在2030 年前實現碳達峰、2060 年前實現碳中和。隨后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建設工作開始加快,生態環境部先后頒布多條細則,對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運行作了明確規定。

1.碳排放權配額分配規則

 目前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屬于初期運行階段,初期交易產品為碳排放配額(CEA)現貨,條件成熟后再增加國家核證自愿減排量(CCER)及其他交易產品。碳排放配額就是指重點排放單位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限額,包括化石燃料消費產生的直接二氧化碳排放和其他方式所產生的間接二氧化碳排放。目前碳排放配額分配以免費分配為主,未來可能會適時引入有償分配。以先行試點參與全國碳排放權交易的發電行業為例,各省級生態環境主管部門會根據本行政區域內的高排放發電企業的實際供電量,計算各個發電企業發電機組的碳排放權配額量(圖1)。具體計算公式如下:機組配額總量=供電基準值×實際供電量×修正系數+供熱基準值×實際供熱量。

 其中,供電基準值、修正系數、供熱基準值是根據發電機組類型設立的固定參數,實際供電量越大,發電機組獲得的配額總量就越大。發電行業重點排放單位的2019-2020 年配額實行全部免費分配。在實際分配中,各省級生態環境主管部門會先按2018 年的企業供電(熱)量的70%進行一次預分配,待完成2019 和2020 年度碳排放數據核查后,再根據企業實際供電(熱)量對各配額進行調整。

 從分配規則可以看出,中國碳排放權分配是基于企業的碳強度基準,即根據企業的實際產出計算其碳排放權額度,并不直接限制企業碳排放的總量。而歐洲碳市場則基于總量管制與交易制度,即直接限定了所有碳排放企業的配額總量。

2.碳排放權配額交易規則

 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交易標的就是向各重點排放單位發放的碳排放權配額。碳排放權交易可以采取協議轉讓、單向競價或者其他符合規定的方式。

 協議轉讓是指交易雙方協商達成一致意見并確認成交的交易方式,包括掛牌協議交易及大宗協議交易。其中,掛牌協議交易是指交易主體通過交易系統提交賣出或者買入掛牌申報,意向受讓方或者出讓方對掛牌申報進行協商并確認成交的交易方式。大宗協議交易是指交易雙方通過交易系統進行報價、詢價并確認成交的交易方式。

 單向競價是指交易主體向交易機構提出賣出或買入申請,交易機構發布競價公告,多個意向受讓方或者出讓方按照規定報價,在約定時間內通過交易系統成交的交易方式。

 目前在上海環境能源交易所進行的全國碳排放權配額交易采用掛牌協議交易和大宗協議交易兩種方式。企業通過全國碳市場購買的配額既可以用于清繳2019-2020 年度的碳排放量,也可以用于清繳以后年度的碳排放量。

3.碳排放權配額清算繳納規則

 省級生態環境主管部門負責核查重點排放單位溫室氣體排放情況,并將核查結果作為重點排放單位碳排放配額清繳依據。重點排放單位應當及時向省級生態環境主管部門清繳上年度的碳排放配額,清繳量應當大于等于省級生態環境主管部門核查結果確認的該單位上年度溫室氣體實際排放量。

 如果重點排放單位擁有的碳排放配額不足以清繳其實際產生的排放量,就需要通過碳交易市場向其他企業購買一部分配額用于清繳。或者重點排放單位也可以使用國家核證自愿減排量(CCER)抵銷碳排放配額的清繳,但抵銷比例不得超過應清繳碳排放配額的 5%,且用于抵銷的國家核證自愿減排量不得來自納入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配額管理的減排項目。

 對于未足額清繳碳排放配額的單位,由地方生態環境主管部門責令限期改正,處2 萬元以上3 萬元以下的罰款;逾期未改正的,對欠繳部分,由省級生態環境主管部門等量核減其下一年度碳排放配額。按照目前法規,對持續拖延履行清繳義務的單位只有2~3 萬元的罰款,處罰力度較輕,法規還待進一步完善。

(二)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參與主體

 按照《碳排放權交易管理辦法(試行)》,重點排放單位以及符合國家有關交易規則的機構和個人,是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的交易主體。所謂重點排放單位是指年度溫室氣體排放量達到2.6 萬噸二氧化碳當量、屬于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覆蓋行業的企業。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具體覆蓋行業由生態環境部擬訂。

1.發電企業成為首批參與主體

 根據生態環境部的全國碳市場建設方案,發電行業重點排放單位成為首批參與主體。生態環境部確定2019-2020年發電行業重點排放單位共計 2225 家,其中既有發電企業(含熱電聯產),也包括一些自備電廠的工業企業。電力行業納入全國碳市場后,不再參與地方碳市場交易。

 全國碳市場選擇以發電行業為突破口,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國內發電以火電為主(圖2),且主要以煤炭為能源,二氧化碳排放量占比很高(圖 2),包括自備電廠在內的全國 2000 多家發電行業重點排放單位,年排放二氧化碳超過了 40 億噸。首先將發電行業作為啟動行業,能夠充分發揮碳市場控制溫室氣體排放的作用。二是發電行業產品單一,排放數據的計量設施完備整個行業的自動化管理程度高,數據管理規范,而且容易核實,配額分配簡便易行。

2.后續會擴展至其他行業、其他類型主體

 根據《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建設方案(發電行業)》,在發電行業率先啟動全國碳排放交易體系后,未來還將逐步擴大參與碳市場的行業范圍。生態環境部現已經連續多年組織開展了全國發電、石化、化工、建材、鋼鐵、有色、造紙、航空等高碳排放行業的數據核算、報送和核查工作。下一步,生態環境部將加快對相關行業溫室氣體排放核算與報告國家標準的制訂工作,研究制定石化、化工、建材等發電以外行業的配額分配方案。

 除參與主體的行業范圍擴大外,參與主體的類型未來也會擴展。目前參與交易的都是高排放企業,未來其他專業機構和個人也可能納入交易主體范圍,也就是說全國碳市場或許將允許投機性主體參與到交易中。

(三)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運行情況

 自2021 年7 月16 日全國碳市場啟動上線交易以來,市場交易活躍,交易價格穩中有降,市場運行平穩。

1.交易規模

 在交易首日,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成交了 410.40 萬噸碳排放權配額,成交金額 2.10 億元。開市首日成交活躍,隨后的成交熱度有所下降,9 月份中上旬的日均成交量降至1 萬噸以下。截至2021 年9 月30 日,全國碳市場累計成交碳排放權配額1764.90 萬噸,累計成交金額8.00 億元。

2.交易價格

 上市首日,全國碳市場碳排放權成交價為51.23 元/噸。在8 月份之后,交易價格逐漸下降至45 元/噸左右。而同期的9 月份歐盟碳排放配額(EUA)交易價格大約在60 歐元/噸,與歐盟市場交易價格相比,全國碳市場成交價格較低。從交易價格可以看出,目前對電力行業重點排放單位分配的碳排放權額度較為寬裕,電力行業重點排放單位的減排成本并不高,減排壓力還不大。

二、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發展前景

 根據生態環境部的測算,首批納入全國碳市場交易的2225 家發電行業重點排放單位合計年碳排放量超過40 億噸二氧化碳,而2020 年歐盟碳市場配額總量為18.2 億噸。這意味著中國的碳排放權交易市場一經啟動就超過歐盟成為全球覆蓋溫室氣體排放量規模最大的碳市場。

 未來除電力以外的其他高排放行業以及自愿減排企業也將陸續納入全國碳市場交易范圍,屆時全國碳市場可交易的配額總量將會進一步增長。根據中國碳核算數據庫(CEADs)的統計,2018 年中國各部門碳排放量合計達96.21億噸。如果將全部行業納入到排放范圍,全國碳市場每年分配的碳排放額度總量將在現有基礎上翻倍。

 除碳排放權配額之外,未來全國碳市場所還將可能上線國家核證自愿減排量(CCER)交易。目前中國已經提出2030 年前碳達峰、2060 年前碳中和的目標,碳減排任務艱巨。僅依靠限制碳配額發放只能夠提升高排放單位的能源利用效率,還不足以實現碳中和的遠期目標。因此有必要將風電、太陽能發電、垃圾焚燒等項目的核證自愿減排量納入碳市場交易,鼓勵更多企業實施低碳改造。

三、碳排放權交易對參與主體的影響

(一)目前碳排放權交易參與主體的類型

 在首批參與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的 2225 家發電企業(包括自備電廠的工業企業)中,大部分是華能集團、中國電力投資集團、大唐集團、國電集團和華電集團下屬的發電企業,或其他一些中小發電企業。除以發電為主業的企業以外,還有供熱(4%)、化工(13%)、造紙(5%)、食品(3%)等其他行業的自備電廠企業也納入重點排放單位范圍(圖7)。很多化工、造紙、食品行業的大型企業利用生產過程中的廢氣、廢液等工質中的熱或可燃質作為熱源,自建熱電站進行余熱發電,實現了提高能效和保障生產的雙重效果。

 上述這些行業的很多大型企業在債券市場發行了大量債券進行融資。以全部業務均為發電業務的企業為例,其在境內債券市場存量債券規模有2.10 萬億,約占全部存量信用債的5%。

(二)碳排放權配額可以給交易參與主體帶來的收益

 參與全國碳排放權交易的重點排放單位在獲得碳配額之后,可以出售剩余的配額獲利,或通過抵(質)押、借碳交易、賣出回購等方式利用配額進行融資。

1.出售碳排放權配額

 生態環境部表示已經組織起草了《碳排放權交易管理暫行條例(草案修改稿)》(簡稱“條例”),預計今年底會正式定稿頒布。根據條例的精神,重點排放單位足額清繳碳排放配額后,配額仍有剩余的,可以結轉使用或對外出售;不能足額清繳的,可以通過在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購買配額等方式完成清繳。因此未來能源利用效率高、有剩余碳排放權配額的重點排放單位,可以通過出售剩余配額獲利。而能源利用效率低、配額不足清繳的重點排放單位可能需要額外購買配額。

2.碳排放權配額質押融資

 碳排放權作為一種物權,可以用于質押融資。碳排放權資產的質押融資是指:碳排放配額持有者為獲得融資,以其持有的一定數量的碳排放配額作為質押物,為債權人提供質押擔保的融資安排。碳排放權資產質押融資可以幫助企業有效盤活碳資產,更加靈活地管理碳資產,減少資金占用壓力。

 例如在今年9 月份,樂山市商業銀行就向樂山市五通橋恒源紙業再生利用有限公司成功發放以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動態市值監測的碳排放權質押貸款,且年利率僅為3.85%。

3.借碳交易

 借碳交易是基于市場對于碳排放權會計資產屬性的認可而設計的創新型碳金融產品。碳排放配額的借入方存入一定比例的初始保證金后,向符合條件的碳排放配額借出方借入一定數量的碳排放配額并在交易所進行交易,待雙方約定的借碳期限屆滿后,由借入方向借出方返還碳排放配額并支付事先約定收益。

 目前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還未開展借碳交易,但上海環境能源交易所為上海的地方性碳交易提供了這項業務。

4.碳排放權配額賣出回購

 賣出回購是指企業根據合同約定向碳資產管理公司賣出一定數量的碳配額,企業在獲得相應配額轉讓資金后將資金委托金融機構進行財富管理,約定期限結束后企業再回購同樣數量的碳配額。該項業務是一種通過交易為擁有碳配額的企業提供短期資金的碳市場創新安排,能夠有效盤活碳資產。

 目前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還沒有碳排放權配額賣出回購業務,但上海環境能源交易所已經開展了這項業務。

(三)對參與企業財務狀況的影響

 對于實施低碳改造、碳配額有剩余的重點排放單位,全國碳市場提供了出售配額獲利的額外盈利方式,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相關企業的利潤與現金流水平。而部分能源利用效率低、碳排放配額不足清繳的單位則面臨額外購買配額的成本壓力。但是在目前碳排放權分配規則下,企業可獲的配額還較為充足,全國碳市場上配額的交易價格并不高,因此碳配額出售或購買對參與交易企業財務狀況的影響還有限。未來如果碳排放權分配規則明顯收緊,碳配額價格大幅上漲的話,一些能源利用效率低下的高排放單位就可能面臨很大的成本上升壓力。

 基于碳排放權配額的質押、賣出回購業務可以為企業提供額外債務融資途徑,一定程度上提升企業的流動性水平。以首批納入交易試點的 2225 家發電行業重點排放單位為例,其合計年碳排放權配額約有 40 億噸,以每噸 50元價格計算,全部碳排放權配額資產價值約2000 億元。考慮質押融資的擔保比例,通過這部分資產可以獲得1000多億的債務融資。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

關于“全國碳排放權市場上線交易及其影響 ”評論
昵稱: 驗證碼: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谷騰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

2022’第九屆典型行業有機氣(VOCs)污染治理及監測技術交流會
2022’第九屆典型行業有機氣(VOCs)污染治理及監測技術交流會

十四五開篇之年,我國大氣污染防治進入第三階段,VOCs治理任務…

2021華南地區重點行業有機廢氣(VOCs)污染治理及監測技術交流會
2021華南地區重點行業有機廢氣(VOCs)污染治理及監測技術交流會

自十三五規劃以來,全國掀起“VOCs治理熱”,尤…

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
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

5月31日,在經歷了廣泛征求意見、充分調研論證、反復修改完善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