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危險廢物管理臺賬真實性
【谷騰環保網訊】新修訂的《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實施以來,企業妥善處理危險廢物的意識有了很大程度提升,主動加大了管理、處置等方面的投入。但是,近日筆者在參加危險廢物專項整治三年行動的專項執法時發現,仍有部分企業存在違法處理危險廢物的現象。
執法人員仔細查看企業的自主管理臺賬后,發現危險廢物貯存環節出入庫臺賬記錄缺失、實際產生量和計劃備案量明顯不符等問題。比如,某企業危險廢物處置協議上寫明,每年處置廢油漆桶(稀釋型)0.1噸,但經現場稱重,危險廢物倉庫內已堆放0.3噸左右。通過調閱公司原輔材料購買情況,證實企業確實存在違法行為。
筆者認為,在執法工作中,不僅要針對企業的危險廢物委托處置合同進行危廢產生量的核實,也要針對企業自身的危廢管理臺賬真實性進行核查,有效堵住危險廢物非法處置的管理漏洞。
嚴控處置流向,嚴懲違法行為。針對危險廢物的產生、貯存和處置環節進行全過程把控,尤其關注企業在最終處置環節實際產生的危險廢物量,并且與環評、排污許可證等自行申報量進行對比核實。同時,著重關注企業的生活垃圾處置去向,與相關職能部門共享信息,留意其中混入的危險廢物量。對于企業主觀故意、守法意識淡薄造成的非法處置等違法行為,必須依法嚴懲,充分發揮新《固廢法》的震懾作用。
淬煉執法能力,提升執法水平。在執法過程中,執法人員要不斷提升自身發現問題的能力,不但對企業的排污情況進行執法監督,更應該通過企業內部管理臺賬中的數據,進行精細化執法。善于對數據進行綜合分析,比如,通過原輔材料購買清單、生產能力以及主要責任人的違法動機等,分析企業存在違法行為的可能性。將執法檢查做深做細,打消企業的僥幸心理。
加強數據支撐,智慧賦能監管。危險廢物監督管理是一項長期、復雜、艱巨的工作,需要久久為功,持續發力。通過建立健全企業危險廢物數據平臺,開發數據分析模型、智能提醒APP等,可以為現場執法提供科學技術支撐。通過大數據運用等手段,梳理正面、負面清單,激勵先進,淘汰落后,有效提升常態監管效能,真正為智慧化監管賦能。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