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得利多管齊下積極推動實現雙碳目標 賽江蘇減碳的探索與實踐
【谷騰環保網訊】作為全球領先的再生纖維素纖維生產商,賽得利一直將可持續發展視為企業的生命線,致力于保護氣候和生態系統、積極推進企業溫室氣體減排。在賽得利“2030年可持續發展愿景”中,明確制訂了溫室氣體減排目標:到2030年將實現30%碳減排,2050年實現凈零排放。同時,在母公司金鷹集團碳管理委員會的統一指導下,賽得利旗下賽得利(江蘇)工廠根據企業現狀和資源條件,率先開展減碳實踐。
屋頂光伏發電小試牛刀
賽得利(江蘇)工廠位于宿遷,常年日照天數較多,發展光伏發電項目有一定的優勢條件,地方政府及電力部門對企業自主發展光伏項目非常支持。
今年8月,賽得利首個可再生能源試點——1兆瓦屋頂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在賽得利(江蘇)工廠成功并網發電,標志著賽得利開發和利用可再生能源,科學管理企業碳排放,支持國家“雙碳”目標邁出了堅實的第一步。
一期項目總投資500萬元,每年可提供可再生電力約131.92萬千瓦時,相當于年節約標準煤415.56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989.4噸,減少二氧化硫排放0.62噸,所發電量夠宿遷當地1000戶城鎮居民使用一年。并網運行以來,系統運營效率高達80.5%,預計可提前數年收回投資。有了一期的經驗,二期項目可研工作也在緊鑼密鼓進行中,預計規模將遠遠大于一期,工廠范圍內所有符合條件的閑置空間都在考慮范圍之中。
低碳產品可循環再生纖維實現商業量產
生產低碳乃至零碳產品,也是企業減排的一個重要途徑。
FINEX纖生代™是賽得利自主研發的以廢舊紡織品為原材料的可循環再生纖維,其廢舊紡織品含量達到20%,已經在賽得利(江蘇)工廠實現了商業化量產,產品成功獲得了國際回收聲明標準RCS認證。國際回收局BIR研究顯示,每用1千克廢舊紡織物,就可以降低3.6千克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節水6000升,減少使用0.3千克化肥和0.2千克農藥。
未來,賽得利還會繼續研發廢舊紡織品含量50%,乃至100%的可循環再生纖維產品,進一步推動循環經濟在紡織服裝行業的落地應用——廢舊紡織品資源化,減少廢棄紡織品帶來的環境污染和資源浪費。
多舉措節能降耗助力減碳
工廠生產運營過程復雜,細致入微的節能降耗手段,也是企業減碳持續深入的重要推手。
賽得利(江蘇)工廠場內物流,擔負著每年30萬噸纖維素纖維的搬運需求,作為場內物流環節的重要動力設備叉車,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傳統內燃叉車尾氣污染嚴重、能耗高、故障率高,不僅不環保,而且使用和維護成本高。賽得利(江蘇)工廠與當地供電公司合作,租賃了13輛新能源叉車用于場內物流,新能源叉車節能環保,實現倉儲物流環節零污染、零排放,同時可節約燃料費用近50%。
此外,賽得利(江蘇)工廠還運用一系列持續改進的舉措降低噸絲煤耗,通過技改、維保、運行調整等手段回收冷凝水和熱量、提高設備效率,達到節能減排的目的。各部門通力合作,賽得利(江蘇)工廠2020年噸絲煤耗較2019年下降11.6%,達到同行業先進水平,年碳排放可以減少近2萬噸,更好地助力減碳目標的實現。
節能減排之路沒有終點,賽得利會持續改善生產經營中的各個環節,積極探索實現減碳目標的舉措,致力于成為世界領先的“凈正面影響(net-positive)”的纖維素纖維制造商,踐行集團“保護環境、為客戶創造價值,實現利民、利國、利業”的理念。
背景信息
1.可循環再生纖維:為推動廢舊紡織品的資源化,減少廢棄紡織品造成的環境污染和資源浪費,賽得利通過自主研發,利用消費后紡織廢料(如牛仔褲、T恤等舊衣物)生產出FINEX纖生代™再生循環纖維,開啟了“資源—產品—消費—再生資源”的循環產業路徑,為時尚產業可持續發展提供新的解決方案。
2. RCS回收聲明標準:英文全稱Recycled Claim Standard,是TE紡織品交易所于2013年推出的回收(再生)方面的標準,在追蹤管控和標簽性方面為使用了再生原料的產品提供認證依據,適用于再生原料含量在5%-100%之間的產品。
關于賽得利
賽得利是世界上最大的再生纖維素纖維生產商。再生纖維素纖維是一種天然和可持續的原材料,廣泛用于紡織品、濕巾和個人衛生用品等日用品中。我們在中國的五家纖維素纖維工廠年產能約150萬公噸,公司還經營萊賽爾工廠、紗線廠和無紡布工廠。公司總部位于上海,擁有覆蓋亞洲、歐洲和美洲的銷售、營銷和客戶服務網絡。
賽得利致力于可持續發展。我們積極讓生活在工廠周圍的社區參與進來,為他們提供就業機會,提供滿足社區需求的社會服務。我們遵循嚴格的可持續發展政策和可持續木漿采購政策,并參照國家和國際環境健康安全標準。
更多信息,請登陸企業官網 。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