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4個清潔生產審核方案,實現減排VOCs約38.97噸/年!
【谷騰環保網訊】江蘇省宿遷市今年共實施“原料替代、工藝升級、VOCs優化整治、顆粒物深度治理、能源梯級利用”等684個清潔生產審核方案,實現減排VOCs約38.97噸/年,減排煙塵、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大氣污染物約307.91噸/年,減排廢水約29.48萬噸/年,節約成本約2718萬元/年。
“我們主動求變、轉變思路,會同多個部門聯合印發《關于聯合開展市區工業園區企業清潔生產審核工作的通知》,針對市區5個工業園區不同產業特點嘗試開展差異化清潔生產審核。”宿遷市生態環境局局長朱增銀說,宿遷市從宏觀、中觀、微觀三個層面,探索建立區域化、系統化、規模化、鏈條式的園區企業集中連片審核新模式,進一步推動園區源頭治理、減污降碳工作走向深入。
今年以來,宿遷市牢固樹立并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深化源頭治理,不斷創新清潔生產審核思路、持續拓展審核范圍、簡化審批流程,創新“六抓六促”工作法,推動清潔生產工作增效,加快發展方式綠色轉型,是推動綠色低碳發展關鍵一招。
在此基礎上,宿遷突出工業園區企業集群,按照“一企一案”“重點治氣”的原則,幫助企業全面排查梳理,逐一編制清潔生產簡易審核問題清單,在鼓勵企業自行整改的同時,推動每個企業重點解決最為突出的涉氣或涉水等主要污染物減排問題,從源頭上有效減少污染物排放,有針對性地釋放環境容量。
按照“橫向耦合、縱向延伸、循環鏈接”的原則,構建園區減污降碳、資源循環利用體系。實施江淮環保廢鹽無害化資源化利用、宇新固廢危廢集中收貯“綠島”試點和焚燒蒸汽外供、盛基醫藥等企業余熱資源梯級利用、運河生態安全緩沖區生態濕地尾水回用、佩捷紡織分布式光伏電站上網供電等一大批清潔生產項目,推動園區產業循環式組合、企業循環式生產,促進項目間、企業間、產業間物料閉路循環,提高資源集約利用效率。
宿遷堅持“指導+引導”雙向發力,推動實施友好減排,疏堵并舉。針對本輪清潔生產企業中排放揮發性有機廢氣較大的50個“大戶”進行“強審”;對9家化工企業推廣使用“樹脂吸附脫附+催化燃燒”等有機廢氣處理技術;對21家以苯、甲苯、二甲苯等溶劑和助劑使用的重點企業,推行深度冷凝、加壓冷凝等回收利用以及低VOCs含量、低反應活性原輔材料和產品替代;對12家涂裝企業噴漆、流平、烘干等環節產生的廢氣,采取RTO焚燒等高效末端治理方式,實行清單式銷號、臺賬式管理制度。
宿遷市生態環境部門還按照“分期分批、一企一案、滾動實施”的原則,聘請省環保集團提供技術支持,組建7個工作組,梳理工業園區層面清潔生產情況,建立企業問題清單,推動部門協作、園區協同、企業實施,并落實“一對一”服務,堅持“完成一家、驗收一家”,對園區及企業審核工作開展逐一驗收。
宿遷市36家開展清潔生產審核企業,優先列入環保信用“誠信”等級,減少檢查頻次。宿遷市生態環境局還與江蘇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宿遷分行簽訂合作協議,為16家企業發放綠色金融貸款1.96億元,7家企業爭取綠色上市補助880萬元;協調市工信部門為本輪清潔生產“節能減排”技改項目投入超500萬元的企業提供6%的資金獎勵,引導重點企業自覺開展清潔生產審核。
在一系列政策舉措的促進下,宿遷市已呈現企業集群降碳的良好局面。朱增銀表示,將把深化企業清潔生產工作作為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有力抓手、重要舉措,繼續以開發區和各類工業集中區為區域單元,針對產業結構、清潔能源、減污降碳等關鍵行業領域,強化差異化審核的持續性和有效性,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助力全市生態優先、綠色低碳發展。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