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大學王燦:城市異味擾民如何破解?
【谷騰環保網訊】城市異味擾民是目前城市環境信訪投訴多發的領域之一,是不可忽視的民生問題。因此,梳理城市異味污染的來源和特征,分析引起環境信訪投訴的主要原因,探索城市異味污染防治的有效措施,對于切實推動城市環境質量持續改善有著重要意義。
城市異味污染的來源多樣,與城市中的污水和固廢污染相比,異味污染易產生、易逸散、易感知。異味在多個環節產生,并極易在空氣中逸散、溢出、泄漏,且容易被感知,有時即使企業達標排放,仍會受到居民投訴,出現“達標擾民”的情況。此外,有時會在較短時間內出現集中投訴,這些異味投訴事件背后可能存在復雜的民事經濟矛盾,投訴人往往通過反映環境問題以期解決深層的利益訴求和糾紛。
城市異味擾民投訴一直居高不下,筆者分析主要有以下原因。
城市規劃布局不合理。在城市化過程中,土地利用規劃不合理導致污染源與居住區相鄰。另外,由于土地資源緊張,在城市環境衛生設施實際建設過程中,部分設施不符合防護距離要求,各功能區之間缺乏必要的緩沖空間。
異味監管依據不充分。國家和地方針對異味氣體的管控指標有待完善,尚未制定惡臭環境質量標準和行業標準,導致環境質量評估困難,環境管理缺乏約束力。
異味控制技術滿足不了實際需求。以餐飲業的油煙廢氣為例,現有油煙凈化設備多采用的是機械過濾法、靜電法等,對于油滴、顆粒物具有較好的去除效果,但對于以分子態形式存在的揮發性有機物去除效果有限。另外,在技術使用過程中,部分用戶出于成本考慮,往往出現藥劑使用量不足、未及時更換耗材等不規范運維現象。
公眾對異味污染的認知存在偏差,對排污企業及其排放污染物的專業信息了解不深,往往會先入為主,認為只要企業排放異味氣體就會嚴重危害到人體健康甚至生命安全,可能高估了企業對周邊環境的影響。
針對城市異味擾民問題的成因,筆者結合多年的工作經歷,提出如下的防治對策。
優化城市規劃布局。有針對性地制定本區域的異味污染防治規劃,從重點區域、行業和污染物出發進行整治。城市發展應嚴格設置不同臭氣源的衛生防護距離,充分考慮與“樓企相鄰”有關的環境問題,增設環保準入條件。
完善異味污染防治的標準體系。加快構建異味污染防治標準體系框架,包括排放標準、環境質量標準、分析測試方法標準等,完善地方異味控制標準和行業標準。
強化異味污染的管控水平。提高異味污染監測能力,構建“人技共防”監管模式,推廣走航車、無人機巡查、在線監控等新技術手段。嚴懲異味處理設施不正常運行、異味超標排放、偷排漏排、逃避執法檢查、整改不到位等環境違法行為。
加強技術攻關和科技支撐。篩選行業適用的異味控制技術清單,研究區域異味綜合控制技術與方案。通過試點示范,總結推廣成功經驗。通過技術引領,逐步提升城市精準除臭、科學除臭水平及能力。
進一步引導公眾參與。基層政府要與公眾建立良性互動,同時提高基層調解的專業性和服務性。推廣民間環境監督員制度,形成長效監督。充分聽取公眾意見,消除公眾疑慮,切實提高群眾信任度。
作者單位:天津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