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通報4起省級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突出典型案例
【谷騰環保網訊】今年4月上旬,根據江西省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工作部署安排,4個督察組進駐景德鎮、新余、贛州和撫州市開展第二輪第三批省生態環境保護督察。
江西省級督察組堅持問題導向和嚴的基調,敢于動真碰硬,精準科學依法開展督察。4月21日,向社會通報4起突出生態環境問題典型案例,內容涉及野生動物保護、水生態破壞、采砂監管、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并積極推動相關問題立行立改和邊督邊改。
督察組表示,將進一步調查核實有關情況,對典型案例進行原因分析,并按要求做好后續督察工作。
浮梁縣野生動物保護不力非法獵捕販賣問題突出
江西省第一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督察景德鎮市發現,浮梁縣對自然保護區及周邊野生動物保護不力,非法狩獵、販賣、經營野生動物問題突出。
浮梁縣森林面積324.6萬畝,森林覆蓋率81.4%,境內有瑤里國家森林公園、黃字號黑麂省級自然保護區等16處自然保護地,擁有數百種野生動物和上千種野生植物,有黑麂、云豹、白頸長尾雉、獼猴等20余種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
在浮梁縣公安局森林分局的配合下,督察組就某一餐館售賣的野生動物來源進行追蹤,發現在鵝湖鎮居民集中居住區有一處野生動物的收售窩點,現場查獲2只野生小麂、部分野豬殘體和大量被剝下的野生動物皮毛,并發現被撕毀的賬本,記錄有野生動物販賣信息,存在長期收售野生動物嫌疑。
督察組前期暗訪還發現,浮梁黃字號黑麂省級自然保護區范圍行政區域內的臧灣鄉、王港鄉、峙灘鎮、蛟潭鎮、三龍鎮等地均有餐館經營野生動物。
另外,2020年省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回頭看”就指出,黃字號黑麂省級自然保護區核心區內王家塢水庫設三級攔水壩,從事家禽養殖、銷售等行為,人為活動頻繁等問題。目前相關問題問題仍然存在,對野生動物生存環境保護不力。
渝水區蒙河流域局部水生態遭到破壞
江西省第二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督察新余市發現,渝水區蒙河流域內部分水庫存在退養不到位、禁養區養殖畜禽、項目野蠻施工、監管層層失守等問題,導致流域水生態遭到破壞,水環境質量下降。
梅山水庫和鵠山水庫均位于袁河一級支流——蒙河流域,其中,梅山水庫位于新余市渝水區水北鎮,總庫容991萬立方米;鵠山水庫位于渝水區鵠山鎮,總庫容1203萬立方米。
《江西省水資源條例》規定在水庫的管理和保護范圍內,禁止開辦畜禽養殖場和使用無機肥、有機肥、生物復合肥進行水產養殖等污染水體的活動。此次督察發現,梅山水庫部分水域被人為分割成若干小山塘,開展高密度水產養殖,養殖面積達10000多平方米。養殖水面漂浮藍藻,水樣監測結果顯示為劣V類水。
督察組還發現,梅山水庫保護范圍內建有雷公寨藏香豬生態養殖場,未辦理用地等手續,擅自搭建五座臨時簡易棚,存欄100余頭,未建設任何污染防治設施,豬糞未收集處理,遍布水庫干灘,散發刺鼻氣味。
另外,鵠山水庫除險加固工程項目自2022年10月以來,施工廢水未按照有關要求進行處理,直接抽至下游水渠,導致大量泥渣沉積于水渠底部,形成長約3公里左右的灰白色污染帶。水渠部分河段水土保持不到位,出現塌方、擠占河道現象。
鵠山鎮巡河流于形式,對轄區內的水庫污染問題毫不知情,存在河(湖)長制形同虛設,監管層層失守問題。
桃江全南信豐接壤段采砂監管不力
江西省第三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督察贛州市發現,桃江全南信豐接壤段大量砂場非法侵占桃江河道岸線,采砂監管不力,生態環境破壞嚴重。
桃江系贛江水系貢水支流,發源于全南縣,自西南向東北流經龍南市、全南縣、信豐縣,在贛縣注入貢水,其中全南縣社逕鄉下江口至信豐縣崇仙大橋段約5.5公里范圍內,8家砂場長期非法侵占桃江河道岸線,采砂船舶隨意停放,越界盜采,以河道清淤之名行非法采砂之實,河堤岸線遭到破壞。
督察發現,桃江全南信豐接壤段8家砂場在桃江河道岸線數公里范圍內堆存大量砂石,侵占基本農田、耕地、林地等問題突出。還發現,砂場內砂石露天堆放,無降塵抑塵設施,洗砂廢水直排河道,廢棄船用發動機和廢蓄電池露天堆放,環境風險隱患突出。
2020年以來,信豐縣未設置采砂船舶集中停靠點,督察發現采砂船舶隨意停放問題突出,其中信豐縣崇仙橋至水西砂場非法停靠采運砂船舶23艘,多數采運砂船舶證照不齊,廢棄采砂船舶(機具)清理不到位,在河道內長期隨意停放,采砂船舶日常監管形同虛設。
2023年2月,前期調研發現,全南縣建源建材廠在全南縣社逕鄉下江口小組河段用吸沙船實施盜采,泥沙廢水在水面形成明顯黃色污泥帶。進一步督察調查發現,2020年以來,此段河道非法采砂時有發生,群眾反映強烈,采砂信訪投訴不斷。由于非法無序開采,河道部分岸線坍塌,護堤樹木因岸線坍塌淹沒枯死,衛星圖片對比顯示,河中小沙洲幾乎消失,生態破壞嚴重。
崇仁縣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部署推進不力
江西省第四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在撫州市督察發現,崇仁縣對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部署推進不力,環境污染問題突出,群眾反映強烈。
崇仁縣現有規模以上養殖場70家,2022年產生糞污量為98.5萬噸。近年來,畜禽養殖污染問題一直是該縣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生態環境問題,歷次中央、省生態環保督察向崇仁縣交辦和2021年以來12345、12369等平臺畜禽養殖領域信訪件48件。
據了解,崇仁縣委、縣政府明確規定,縣農業農村局負責牽頭做好農業污染源頭減量及農業廢棄物綜合利用,縣畜禽產業發展中心(原崇仁縣畜牧水產局)負責養殖業污染源頭減量及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工作。但督察發現,兩部門存在職責交叉,實際工作中推諉扯皮,縣農業農村局未履行牽頭抓總職責,縣畜禽產業發展中心至今未編制“三定方案”,主管工作無抓手,導致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推進不力。崇仁縣宏綠源牧業有限公司大量養殖廢水未經處理直排西寧河,對下游3公里處的相山鎮飲用水水源地造成威脅。
2022年8月,總投資1.2億、年處理畜禽糞污35萬噸的崇仁縣福正源生態農業有限公司投產。但作為全縣唯一一座畜禽糞污集中處理中心,卻長期低效運行,截至督察進駐時,僅陸續接收4家規模養殖場的部分糞污。2022年8月至2023年2月,半年共處理養殖糞污1.73萬噸,僅為處理能力的10%。督察組抽查發現,已納入集中處理中心的養殖場,也仍然存在糞污偷排問題。
督察還發現,崇仁縣畜禽養殖糞污資源化利用基礎數據僅簡單通過直聯直報信息平臺自行填報,縣畜禽產業發展中心未實地核查數據的真實性,行業監管職能嚴重缺失。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