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增長背景下,環境資源要素保障與高效配置如何雙贏?孝感經驗值得關注!
【谷騰環保網訊】當前經濟形勢下,加快推動重大項目建設,對穩增長、調結構、惠民生具有重要作用。湖北省孝感市堅持要素跟著項目走,充分發揮市場手段在優化生態環境要素配置方面的作用,探索出了一條可復制、可推廣的實踐路徑。
創新體制機制,提高管理效率
強化頂層設計,健全工作機制。孝感市將排污權交易改革納入2022年全面深化改革重點工作項目清單,印發實施《孝感市深化排污權交易改革試點總體實施方案》《孝感市排污權儲備和出讓管理辦法》,構建 “1+1”政策保障體系。建立健全“一個領導小組綜合協調、一個單位牽頭抓總、一個智庫配套支撐”的“三個一”運行機制,推動部門協作,形成工作合力。
引入國有企業,創新體制機制。以“做強生態資源產業”為切入口,委托市屬國有企業——湖北澴川國投子公司(湖北方舟自然資源有限公司)作為市級唯一的排污權儲備機構,將無償收回、擬市場回購、擬有償收儲的排污權委托儲備機構按照政策規定代為管理,服務全市排污權儲備與出讓。
開展指標核定,夯實儲備基礎。以固定污染源排污許可為基礎,分批次篩選核定對象,堅持核算要求統一、核算流程統一、核算方法統一、審核原則統一,按照工作部署、企業申請、縣級初審、市級復審、意見反饋、網上公示等確權程序,推進首批排污單位的排污權核定工作,對指標總量、使用量、閑置量等進行核算。組建核定專班,開展專題培訓,實施一對一意見反饋,摸清總量指標底數,探索建立了排污權指標分配制度。
推動制度融合,提高管理效能。排污權與排污許可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管理范圍交叉性、管理要求相似性、管理目標一致性,但又存在銜接不緊密的問題。孝感從管理范圍、污染物種類、核算方法、核算口徑、管理程序等方面,識別并剖析銜接融合的重難點,解決了職能重疊、重復申報、重復建設、實施成本增加等問題,大大提升了環境管理效能,降低了政策執行成本,提高了環境資源配置效率。
環境資源要素高效配置,保障建設項目需要
一是實現了排污權要素高效配置。圍繞集中收儲、動態分配的總體思路,將排污單位未經有償獲得的閑置排污權、自愿放棄的富余排污權、政府投資等形成的相應排污權無償收回,納入排污權儲備庫,暢通了排污權指標流轉通道,盤活了環境資源要素,有效緩解了全市環境資源要素緊缺與閑置并存的矛盾。
二是保障了重點項目建設所需的總量指標。目前,孝感市已完成三批次66家排污單位排污權收儲,重點保障了漢川電廠四期、楚能新能源等一批投資規模大、帶動示范效應強的重大工程項目建設,為優化產業結構、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了穩定的環境要素供給渠道。
三是促進了排污權交易市場蓬勃發展。2022年,孝感共有85家企業通過交易獲得排污權,總成交金額為4081.57萬元,位居湖北省第二位。已收儲的66家排污單位排污權,至少帶來3700萬元的非稅收入。首批排污單位全部完成收儲后,預計將帶來9000萬元以上的非稅收入,使環境資源“有限、有價、有償”的理念深入人心。
作者單位:徐中品,湖北省生態環境廳;楊霞,湖北省生態環境科學研究院;李飛,湖北省生態環境宣傳教育中心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