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年度反腐大片抓了典型,李再勇案暴露了哪些問題?
【谷騰環保網訊】中央紀委國家監委宣傳部與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聯合攝制的年度反腐大片《持續發力縱深推進》正在熱播。貴州省政協原副主席李再勇盲目舉債搞勞民傷財、破壞生態環境的形象工程、政績工程的案例令人警醒,發人深思。
李再勇在擔任貴州省六盤水市委書記期間,為了顯示自己的政績,大力發展旅游業,對生態紅線視而不見,明知當地屬于生態環境脆弱地區,仍違規占用大量林地、草地和水源地,僅梅花山滑雪場建設導致的生態環境破壞帶來的直接經濟損失就達8600萬余元。
李再勇大搞政績工程,一味求大、求快,反映出他的政績觀出了偏差。在李再勇看來,大手筆、大動作、大動靜就能引起上級的關注,就能成為自己升官晉爵的砝碼,而忽略掉政績最核心的要素是提升當地百姓的生活水平和推動當地經濟的長遠發展。面子工程看起來熱熱鬧鬧、風風光光,實則勞民傷財,不但加重了當地的經濟負擔,更犧牲了當地的環境資源,透支了當地未來的發展潛力。
李再勇在錯誤政績觀指導下做出的盲目決策,為何都能夠一一落地?梳理下來不難看出,最根本的原因是當地“一言堂”問題非常嚴重,導致集體決策制度并未發揮出其應有的效果。面對一些干部和群眾提出的質疑,李再勇一個人就可以強行拍板、強力推進,甚至給各個區縣下達硬性要求。正是在李再勇的推動之下,六盤水市各級政府一時上行下效,盲目地進行舉債建設,甚至一度出現了隨意更改融資資金的使用等一些違規行為。可以說,權力的濫用是李再勇未能及時懸崖勒馬的重要原因之一。
李再勇不是不知道生態紅線在哪里,那為何還敢以身試法?這反映出李再勇內心缺乏敬畏,以及制度的約束作用并未充分發揮出來。貴州是最早開展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試點的省份之一。2014年至2017年,貴州共實施了35個地方黨委政府主要領導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李再勇2013年1月—2017年1月擔任六盤水市委書記。可見,李再勇應該在離任審計之列。但李再勇破壞當地生態環境發展旅游的問題并未成為其仕途的絆腳石,自2016年12月起,其升任至貴州省委常委,后又擔任貴陽市委書記、貴州省副省長、貴州省政協副主席等職務。可見,離任審計并未起到應有的約束效果。
正是這一道道防線的失守,才使得李再勇一步步墜下深淵,也讓六盤水背上了沉重的債務負擔,六盤水脆弱的生態環境也受到了難以彌補的損害。
為追求仕途不顧一切最終被處以重罰,這是李再勇個人的悲劇,但更是地方發展的悲劇,也為有類似政績沖動的地方領導敲響了警鐘。要避免此類悲劇的發生,除了地方領導干部要樹立起正確的政績觀,盡快補齊制度上的漏洞更為關鍵。一方面,要用鐵的制度來保障民主決策真正落到實處,提高決策的科學化水平。另一方面,要強化領導干部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工作,真正讓環境保護成為影響干部去留的“高壓線”。
李再勇的案例告訴我們,虛假繁榮注定難以持久,背離了新發展理念的政績,反而會成為為官不正的證據。希望各級領導干部引以為戒,將新發展理念作為評價和衡量自身作為的一把尺,真正為官一任、造福一方,不負黨和人民的期待和重托。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