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以舊換新,舊消費品處置要嚴防環境問題
【谷騰環保網訊】根據國務院印發的《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方案》,我國將實施設備更新、消費品以舊換新、回收循環利用、標準提升四大行動。在做好換新工作的同時,舊消費品的處理問題同樣需要高度關注,特別是要嚴防舊汽車和舊家電產品處理過程中的環境污染問題。
報廢電動汽車拆卸下來的廢舊動力蓄電池具有高壓、燃爆、含氟電解液泄漏等安全或環境風險,傳統燃料報廢機動車拆解產生的廢有機溶劑、廢礦物油、含汞廢物、廢鉛蓄電池、廢電路板等屬于危險廢物。廢舊家電產品中含有對人、動植物和環境具有危害的物質或元素,如鉛、汞、鎘、六價鉻、多溴聯苯等;含有消耗臭氧層的制冷劑以及國家規定的危險廢物。
筆者在工作中發現,廢舊家電產品處理涉及商務、工信、市場監管、生態環境等多個部門。在收集環節,主要是散兵游勇式的拾荒者,導致回收價格不合理。在回收拆解環節,小企業的拆解過程不規范,很多有價值的物質因拆解困難或環保標準高等原因被廢棄,造成資源浪費,還增加了二次污染的風險。在利用環節,一些企業為了獲取財政補貼而虛報謊報數據,使得整個領域的數據真實性難以保證。
報廢機動車處理過程中存在對有毒物質處理不當的問題。一些企業或不法商販為了謀取利益,將廢油、廢鉛酸蓄電池等有毒物質非法排放或低價出售給不具備處理能力的企業或個人,加劇了環境風險。有的企業或個人為了追求經濟利益,采取不正當手段進行回收拆解,如非法改裝、拼裝車輛等,不僅給行車安全帶來隱患,也擾亂了市場秩序。少數報廢車輛被轉賣至偏遠地區,繼續違法上路行駛,成為道路交通事故的重要安全隱患。
據乘聯會測算,2023年全國汽車報廢量凈增為756萬輛,同比增長32%,顯示出報廢增長相對較快的趨勢。據媒體報道,2023年我國主要品類家電保有量已經超過30億臺,且處于家電報廢的高峰期。《以舊換新行動方案》的實施,及各地區、各部門具體行動方案或配套政策的出臺, 報廢機動車和廢舊家電產品產生量將隨之增長。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針對以舊換新工作,建議相關部門深入調查報廢機動車、廢舊家電產品拆解處理行業現狀,全面掌握當地拆解處理能力狀況、技術水平、污染防治設施建設等情況,相關地方應切實研究解決拆解處理企業有關能力不足、污染防治設施不全、技術落后以及非法拆解等問題。
加強與商務、工信、市場監管等部門的協調和溝通,支持拆解處理企業與生產企業、銷售商以及廢舊回收企業建立合作,確保報廢機動車、廢舊家電產品進入正規企業進行拆解處理。禁止不具備條件的回收企業擅自拆解處理;防止拆解處理企業無故拒收廢舊家電產品;保障運輸過程環境安全,防止因破碎等原因導致報廢機動車、廢舊家電產品中的有害物質泄漏到環境中。
督促拆解處理企業建立日常環境管理制度。拆解處理企業要建立信息管理系統以及經營情況記錄簿,如實記載每批廢舊家電產品的來源、類型、重量以及數量、收集(接收)時間、拆解處理時間、貯存地點,不能深度處理的報廢機動車和廢舊家電產品拆解產物(以下簡稱“拆解產物”)以及其他固體廢物或液態廢物的種類、重量或者數量及去向,拆解處理過程中的污染物排放情況等信息,定期報送生態環境部門。
加強對拆解處理企業的環境監管工作。監督拆解處理企業依據相關法律和標準規范的要求拆解處理報廢機動車、廢舊家電產品,各類污染物排放要達到相關排放標準。不具備深度處理能力的企業應將拆解產物交由符合環保要求的單位處理,防止拆解產物無序利用造成環境污染或安全隱患。加大對拆解處理活動中違法行為的處罰力度,對造成嚴重環境污染的拆解處理企業,要依法嚴厲查處,會同有關部門依法打擊非法拆解行為。
做好廢舊機動車、廢舊家電產品拆解處理工作,防止環境污染,對于落實《以舊換新行動方案》具有重要意義。各地要從保障方案順利實施、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高度,進一步提高認識,及時研究解決汽車和家電產品以舊換新活動中新情況、新問題。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