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泉持續提升大氣污染防治精細化管理水平
【谷騰環保網訊】今年以來,甘肅省酒泉市制定并嚴格落實了系列精細化管控措施,近期大氣污染防治工作成效明顯。1月—6月,酒泉市細顆粒物平均濃度為25微克/立方米,同比持平,全省排名第4。
高位推動安排部署
今年以來,制定實施了《酒泉市空氣質量持續改善行動2024年度實施方案》和《酒泉市2024年大氣污染防治重點任務清單》,明確工作目標,細化工作任務,確保年度大氣污染防治工作有序推進。市、區環委辦充分發揮牽頭抓總、統籌協調作用,嚴格執行“日分析研判、周督查通報、月調度總結、季專項攻堅”工作機制,實現了發現問題、通報問題、督辦問題、解決問題的閉環管理。市生態環境局黨組每周聽取大氣污染防治工作進展情況并安排部署相關工作,黨組成員深入一線、抓點包片、壓實責任,建立市區上下聯動、縣級領導包抓的工作機制,推動大氣污染防治工作任務和管控措施有效落實。
科學精準靶向治污
近年來,酒泉市生態環境局多方爭取資金,實施了酒泉市PM2.5與O3協同防控精細化智能監管能力建設項目。該項目由智能監管平臺+手機APP組成,重點監管以酒泉城區為中心輻射半徑15km的區域,共劃分29個3km×3km的熱點網格,利用58臺微站設備、10套高清視頻監控,同時配備3臺便攜式走航監測儀,能夠實時監測區域內各項污染物參數變化情況,結合人工智能算法,產生熱點網格高值報警,達到污染事件精準溯源、及時處理的效果。項目自2023年7月投入運行以來,產生各類報警信息559條,各街道(社區)、區直有關部門對每日發布的預警提示信息及時反饋處理,處理問題509個,待跟進問題50個,確保污染源第一時間得到有效管控。
綜合施策,提升精細化管理水平
圍繞燃煤、揚塵、機動車、面源四類污染源,全面推動大氣污染防治管控措施落實。燃煤污染管控方面,為徹底解決酒泉城區新城三期、城北片區、城中村等區域使用燃煤鍋爐(小火爐)問題,2023年肅州區投資10.33億元,建成投運酒嘉熱電聯產集中供熱項目,城區范圍100%實現了熱電聯產集中供熱,供熱面積達2229萬平方米,基本形成了“雙能互補、一城一網、一網多源、互聯互通”的供熱新局面。酒嘉熱電聯產集中供熱項目實施后,關停了酒泉熱力、昌恒熱力、春光熱力等3家供熱公司13臺830蒸噸燃煤鍋爐,淘汰取締了酒泉市人民醫院、巨龍集團、宏磊特種玻璃等79家企事業單位124臺353.07蒸噸燃煤鍋爐,西峰寺5、6組等城中村、城郊結合部296臺燃煤設施全部接入集中供熱管網,基本實現城市建成區散煤清零,每年減少散煤消耗約30萬噸,減排氮氧化物700余噸。
揚塵污染管控方面,開展揚塵精細化抑塵作業,加大城市道路降塵清掃保潔力度,延長灑水降塵時間,增加濕法作業頻次,城市機械化清掃率達到90%以上,每周五常態化開展“清污消土”專項行動,對背街小巷進行全面清洗。沙塵天氣過后,迅速啟動全面清洗作業,減少二次揚塵污染。加強建筑施工揚塵污染管控,督促施工單位按照《酒泉市揚塵污染防治條例》《建筑工程施工揚塵防治技術標準》要求,嚴格落實“六個百分之百”防塵抑塵措施,累計開展日常監督檢查20余次、專項檢查6次。嚴管嚴查渣土車,每周二、周四城市執法、生態環境部門聯合開展夜查,累計檢查渣土車100余輛,查處違規車輛15輛,有效遏制渣土車遺撒問題。加強裸露土地揚塵污染治理,修補破損圍擋墻板600余米。加強企業堆場物料揚塵管控,西洞、清水貨場兩處集中轉運點煤炭粉塵污染問題得到有效解決。
機動車污染管控方面,實施柴油貨車分流繞行措施,制定繞城方案,對途經飛天路的中型及以上柴油貨車實施分流繞行,進一步降低機動車尾氣污染影響。加快推進S06酒嘉繞城高速公路建設進度,7月1日建成通車,將徹底解決柴油貨車穿城問題。
面源污染治理方面,對神舟路、北市街、富康夜市、百合園夜市等重點區域每天開展餐飲油煙聯合執法檢查,督促存在使用散煤、油煙凈化設施未正常運行或未定期維護等問題的30余家餐飲單位完成整改。
項目帶動,支撐污染防治攻堅
組織各縣(市、區)認真學習中央大氣污染防治項目申報指南,深入挖掘減排潛力,謀劃了一批針對性強、生態效益顯著、群眾接受度高的大氣污染治理項目,總投資2.22億元,爭取到位中央大氣污染防治專項資金8078萬元,實施水泥行業企業超低排放改造、燃煤鍋爐淘汰、超低排放改造、鄉鎮清潔取暖改造、揮發性有機物治理、能力建設等項目14個,在減少污染物排放的同時,不斷提升大氣污染監管能力和水平,助力酒泉城區環境空氣質量持續鞏固改善。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