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一步挖掘城市空氣質量改善潛力
【谷騰環保網訊】國務院去年印發實施《空氣質量持續改善行動計劃》,為深入打好藍天保衛戰明確了實施路徑,指導各地大氣污染治理取得了新的成績。當前,不少地區仍面臨環境空氣質量改善成效不牢固、結構調整進展緩慢等問題。筆者認為,要全面落實行動計劃要求,多措并舉推動城市空氣質量改善再上新臺階。
分類緊盯目標,針對性謀劃空氣質量改善路徑。對標美麗中國建設要求,堅持標本兼治,以全面完成國家下達“十四五”空氣質量約束性指標為根本出發點,因地制宜,采取針對性措施,明確治理思路和管控重點,提出符合地方實際的空氣質量改善路徑。
結合“兩新”要求,加快釋放工程減排潛力。嚴格環境準入要求,嚴把新上項目準入關,確保新項目的環境治理水平。同時,通過摸排形成關停搬遷企業清單,采用激勵引導等方式推動實施,優先關停產能嚴重過剩、整治無望、對空氣質量影響直接、投入產出比低的企業。以重點行業績效分級管理為抓手,以鋼鐵、水泥、焦化、化工、垃圾焚燒、鑄造、工業涂裝等企業為重點,以規上企業或排放量前十的企業為主,積極推動企業績效升級。制定高環境績效水平企業管理白名單,對污染物排放量靠前、績效水平較低的企業,實施差異化生產管理,對于不能中斷生產工序的企業,提前制定優化調整生產計劃。對于涉氣的小微企業,加強區域和行業培訓,提升其治理能力。
補齊短板,加快VOCs全過程深度治理。加快建立VOCs源頭治理豁免政策機制。選擇重點城市或行業開展試點,建立申報—核查—激勵機制,在工業涂裝和包裝印刷行業打造一批低(無)VOCs原輔材料替代示范工程。加強數字賦能,提升精細化管控水平。依托數字環保等智慧管理平臺,提升VOCs全流程治理數字化管理能力,特別是在化工、制藥等行業集中的城市打造一批全流程智慧監管示范工程。建立活性炭掃碼數字監管體系,實現對活性炭采購、更換、處置全流程監管,提升活性炭治理效率。對于低效失效設施使用較為集中的區域,由政府主導、企業參與、社會服務三方共建,探索建設“分散收集+集中處置”或移動吸附脫附模式集中處置中心,提升企業集群整體治污水平。
尋求突破,加快汽車新能源化進程。加快提升新能源汽車滲透率,研究出臺差異化的新能源車高速通行、城市建成區停車等收費政策,劃定新能源汽車停車專用車位并逐步提高占比。重點城市制定或優化新能源汽車購置補貼政策,加快推動公共領域用車全面新能源化。優化新能源公交車使用場景,推動重點城市在物流運輸、建設施工等領域,開展零排放車隊建設。加強基礎設施建設、運營模式、應用技術等方面的示范應用建設,研究制定重點時段機動車常態化限行措施。加大重點城市建成區重點區域和路段柴油貨車管理。
提升“智”力,以科技創新支撐污染治理。結合智慧城市建設,加快建設大氣污染防治智慧決策中心。充分整合并定期更新氣象、環境、工業、交通、建筑等監測監控數據,重點城市基本建成大氣污染防治智慧決策中心,形成一批典型智慧決策案例。依托生態環境系統自身力量,建立高素質分析研判決策團隊,大氣污染防治重點城市成立分析研判決策專班,實現業務化運行。可學習借鑒成都市大氣污染防治駐點“一市一策”跟蹤經驗做法,加快推行現狀、科研、決策、執行、評估五步閉環管理模式。創新開展“強化監督+科技幫扶”行動,建立重點企業、重點行業、重點區域的點、線、面幫扶機制,在重點區縣實施“一縣一策”跟蹤幫扶,探索實施重點企業結對幫扶機制。
作者單位:四川省環境政策研究與規劃院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