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線監測設備故障相當于眼睛失明!運維短板如何破?
【谷騰環保網訊】“看到這些數據,意識到企業生態環境保護工作不容一點馬虎,252個問題,每一個都關乎企業的生存發展”一位企業負責人感慨道。2024年2月13日,江西省宜春市宜豐生態環境局聯合工業園區管委會召開了2025年污染源在線工作部署會,會上通報了2024年污染源在線設施排查及企業設備故障及數據異常問題整改情況。
數據說話,在線監控織密“天網”防線
宜豐縣先后投入2000多萬元建成了一套集生態環境信息收集、傳輸、分析、預警、上報于一體的綜合系統,把企業在線、危廢倉庫、飲用水源保護區、水站、氣站等數據和視頻導入中心平臺,打造了全天候24小時不間斷監管的生態環境信息化平臺。
“通過在線監控系統,我們實現了24小時不間斷的智能化監管,坐在辦公室就能實時查看企業的排污數據,一旦發現異常,系統會自動報警,真正做到了‘人歇設備不歇’。”宜豐生態環境局執法人員巫鐘海說。
目前,宜豐縣工業園區重點排污單位已全部安裝污染源自動監控設備,并與省級平臺實時聯網,全年即時傳輸有效率達到98.92%,補全傳輸有效率達到99.27%。
問題導向,直擊運維管理薄弱環節
在肯定污染源在線監控體系發揮“環保哨兵”作用的同時,會議直面當前存在的運維短板:部分企業在線監測設備故障率偏高,個別運維單位存在記錄填寫不規范、異常處置滯后等問題。
巫鐘海補充道:“自動監控既是環境監管的‘千里眼’,也是企業環保的‘體檢儀’,能實時發現環境問題,但設備故障和運維不力會讓這雙眼睛‘失明’。我們希望通過這樣的工作模式,讓企業感受到環保執法的力度和溫度。閉環管理不僅是對問題的解決,更是對企業的一種引導和支持。希望企業能主動作為,共同守護宜豐的綠水青山。”
2024年全年,污染源監控微信公眾號共計推送污染物日均值濃度數據異常有13家企業,31份督辦單,均按要求完成核實整改。
精準施策,構建全鏈條監管體系
一直以來,宜豐縣不斷努力深化非現場監管改革,充分發揮“在線數據分析+視頻監控查詢+用電監管核實”等非現場執法手段的執法和監管作用。讓數據多跑路、執法更精準,助力企業實現環境保護與高質量發展同頻共振。
“我們多次前往先進地區考察學習,就是為了找到最適合宜豐的非現場監管模式。現在通過整合多種科技手段,我們不僅提升了執法效能,還減少了對企業正常生產的干擾。”宜豐生態環境保護綜合執法大隊負責人盧佳表示。
據悉,宜豐縣環境信息化平臺已接入監控視頻430個、用電監管593個點位、縣污染源在線監測233個點位,隨著污染源自動監控網絡的不斷完善,宜豐縣正以數字化改革為突破口,為打造生態文明建設高地注入強勁動能。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