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北京7城出臺ESG規劃后,下一城是誰?
【谷騰環保網訊】在“雙碳”目標引領下,可持續發展(ESG)已成為城市高質量發展的核心議題。全國兩會過后,2025年3月18日,深圳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發布《深圳市推動環境社會治理(ESG)體系建設 助力打造可持續發展先鋒城市工作方案(2025—2027年)》(以下簡稱深圳《方案》),引起市場各方熱議。
此前,2月27日,北京市財政局、北京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北京市人民政府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聯合印發《關于征集可持續信息披露試點企業的通知》,計劃開展企業可持續信息披露、鑒證等先行先試工作,是北京自去年6月提出《北京市促進環境社會治理(ESG)體系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2024-2027)》(以下簡稱北京《方案》)的又一政策工具落地,推動北京成為全國可持續發展戰略高地和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實踐探索先鋒城市。
深圳與北京,作為中國經濟發展一南一北的兩大標桿城市,ESG體系方案以差異化路徑共筑中國ESG發展高地。本文通過對北京、深圳兩城ESG體系方案進行對比,從戰略定位、特色亮點等不同維度,探討各地ESG發展的共同使命和差異化路徑。
深圳VS北京:
一南一北 共筑中國ESG體系建設高地
一、戰略定位:北京錨定“國際高地”,深圳打造“先鋒城市”
深圳《方案》深圳以“打造可持續發展先鋒城市”為愿景,聚焦數智賦能與產業融合。方案由八大方面20項具體內容組成,提出“到2027年,市屬直管企業和國企控股上市公司ESG披露全覆蓋,新一代電子信息、綠色低碳、數字與時尚、高端裝備、新材料、生物醫藥與健康等重點領域深圳A股上市公司披露率力爭達60%”。具體工作主要圍繞構建深圳特色ESG標準體系、分類施策提升ESG實踐水平、促進ESG投融資體系發展、數智化賦能ESG高質量發展以及加強ESG對外合作交流五大維度展開。
北京《方案》以“建設ESG發展全國高地和國際代表性城市”為目標,強調法治護航與標準引領。方案包括七大方面20項具體措施,提出:“到2027年,在京上市公司ESG信息披露率力爭達到70%左右”。“到2035年,北京ESG體系高質量發展步入法治化軌道。”具體工作主要圍繞強化ESG信息披露、加強ESG生態體系建設、支持ESG評級體系高水平特色化發展、豐富和深化ESG實踐、推動ESG試點示范、構建科學有效的監管體系、完善服務保障機制展開。
二、特色亮點:法治與數智雙輪驅動,差異化路徑顯優勢
深圳與北京在強化信息披露、培育中國特色的ESG評級體系、綠色金融創新、國際合作深化方面都展現出高度協同性。但在實施路徑上各施所長,體現出差異化布局。
■ 深圳:產業融合場景激活ESG創新動能
1.數據驅動效率躍升
鼓勵行業頭部企業探索建立企業或行業數據空間,在落實數據分類分級保護制度要求和保障各方合法權益的前提下開放數據,建立具備“行業特色的ESG專題數據庫”。
支持數據服務商、ESG咨詢機構創新開發ESG數據匯集、治理、決策咨詢等數據產品和服務,打造一批數據要素典型應用場景。
2.產業融合場景豐富
圍繞全市20大先進制造業園區和20大科技創新產業集聚區布局ESG創新試點,例如“龍崗綠色低碳”“坪山智能網聯汽車”“光明新材料”等。
支持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等開展“ESG+數據交易”“ESG+科技服務”“ESG+法律服務”試點,探索ESG新型商業模式。
強化產業鏈協同,要求外貿企業“建立涵蓋各主體各環節的全生命周期綠色供應鏈”,并推動智能終端、新能源汽車等出海企業“將ESG納入企業戰略規劃”“加強ESG治理,提升融資能力和出海競爭力”。
3.支持服務機構,推動先鋒企業
“培育或引進不少于10家ESG披露、鑒證、評級知名服務機構”。“培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ESG咨詢服務機構”。
“培育不少于30家具有國際影響力的ESG實踐先鋒企業”。
深圳的ESG規劃與深圳以往的綠色金融領先成果銜接,例如“建立ESG投融資企業和項目庫”就是在深圳綠色金融成果上形成的。
■ 北京:以制度創新筑牢ESG治理根基 展現首都擔當
1.標準建設引領全國
建立“信息披露標準體系”,支持行業協會、產業聯盟和企業“在國際性和國家標準的基礎上,根據首都高質量發展要求,結合經營主體規模和行業特點,自主制定一批團體標準和企業標準”,并“積極推動京津冀ESG標準體系協同發展”。
推動“國家可持續準則政策研究、模擬測試、披露試點”,探索“行業標準、團體標準”制定,強化標準銜接與應用。
2.ESG鑒證制度走深走實
率先探索“逐步建立信息披露鑒證制度”,通過“配套制定本市相關的鑒證服務的管理細則”,提升“審計機構、咨詢機構等ESG信息鑒證能力”,確保信息披露“透明度和可信度”。2月27日,《關于征集可持續信息披露試點企業的通知》印發,計劃開展企業可持續信息披露、鑒證等先行先試工作。(相關閱讀:北京市可持續信息披露試點工作正式啟動)
嚴格“環境信息依法披露”,落實《企業環境信息依法披露管理辦法》,推動重點單位“依法披露環境信息”,并“逐步推動金融機構加強環境信息披露工作”。
3.政府引領作用突出
在政府投資和采購領域,探索“將ESG評級水平納入項目參建單位招投標評分指標體系”,并“探索將供應商ESG評級水平作為評審加分因素”,從源頭提升項目ESG表現。
支持“通州區政府出資設立ESG主題股權投資基金”,重點投向“綠色低碳、以及符合ESG相關理念的數字經濟、現代金融、先進制造”等領域,培育優質ESG企業。
日前,商道咨詢首席專家、商道融綠董事長郭沛源接受采訪時表示,深圳在ESG標準體系建設上可從三點突破:一是與深圳的產業特征結合,特別是智能終端、新能源汽車方面,深圳具有產業優勢,這些是外貿出口的重點出海企業,企業自身也有較強驅動力;二是與深圳的數智化優勢結合,深圳在數智化方面的基礎設施較好,可以和ESG信息披露、金融產品創新進行結合;三是與深圳的區位優勢結合,可以發揮粵港澳大灣區的樞紐作用,在企業出海、跨境融資方面積極探索。
星星之火,開始燎原!
中國ESG生態布局再升級
2024年以來,中國ESG發展迎來政策密集落地期。2024年2月起,北京、上海和蘇州領先發布區域ESG政策,此后,天津港、邯鄲、廈門和深圳也相繼發布ESG政策。目前,發布ESG政策的地方政府從三城擴至七城。(相關閱讀:深圳發布ESG方案,地方ESG政策擴至七城)
郭沛源認為,目前北京、上海、蘇州、廈門、邯鄲等地都有ESG相關政策的探索,既有共性,也有個性。總的來說,是共性為主,個性為輔:共性的內容包括推動ESG信息披露、ESG評級的工作,以及倡導與綠色低碳轉型協同等;個性方面,主要是與當地的資源優勢和發展重點結合,各有一些側重或獨特的提法。比如,上海政策的重點是涉外企業,目標是提升涉外企業的ESG能力;蘇州工業園區政策的重點是產業發展,著力打造ESG產業創新中心。在他看來,這是好的現象,和自身特征結合才能做出有持久性的創新,也能避免同質化內卷。
七城ESG政策匯總
來源:商道咨詢整理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