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賬戶+碳征信雙輪驅動,太原綠色金融創新賦能企業轉型
【谷騰環保網訊】在全球氣候變暖災害頻發的當下,以“低碳新征程,金融助力企業轉型發展”為主題的太原市氣候投融資政銀企對接會近日在山西國貿大飯店舉辦。此次對接會的一大突出亮點,這是太原迄今為止舉辦的首場零碳會議。通過數字化會務管理、無紙化辦公、綠色低碳交通,全程減少資源消耗,由第三方認證機構組織專業團隊對舉辦階段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進行全面核查,并購買相應碳減排量而實現碳中和。
本次對接會吸引了全省30余家重點企業及省內金融機構代表參會。太原市生態環境局黨組書記、局長、二級巡視員閆文斌在致辭中表示:“太原作為全國氣候投融資試點城市,正在積極探索綠色金融支持低碳轉型的新路徑。今天的零碳會議就是一次生動的實踐。”
政企簽署碳征信合作協議
為深入貫徹落實國家“雙碳”戰略目標,加快構建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經濟體系,太原市生態環境局與山西征信有限公司在此次會議上正式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圍繞企業碳征信體系建設、碳賬戶開發及應用等領域展開深度合作,標志著太原市政企協同推進氣候投融資進入制度化、標準化新階段。
根據協議,此次合作重點聚焦三大突破方向:一是共建區域碳征信體系,整合企業碳賬戶數據與環境監管信息,開發涵蓋碳排放強度、減排技術成熟度、環境合規表現的動態評價模型,為金融機構識別實質性轉型企業提供量化依據;二是聯合制定環境信息披露質量相關管理制度,推動重點行業企業編制碳資產負債表,構建可追溯、可驗證的碳數據資產池;三是創新開發"碳征信+"金融服務場景,依托碳賬戶平臺搭建環境信用評價子系統,將企業碳效表現納入征信評級指標體系,為碳數據資產質押融資、轉型債券發行等創新業務提供征信支持。
太原市生態環境局局長閆文斌告訴記者:“此次合作是完善環境信用體系的重要創新,通過‘碳征信’這一市場化工具,可將企業的碳排放表現轉化為經濟價值,引導更多社會資源流向綠色低碳領域。”
山西征信有限公司負責人表示,公司將充分發揮數據整合與分析優勢,為政府部門精準施策、金融機構風險管控提供支持,促進碳信息共享與價值挖掘,為破解綠色金融"數據孤島"和"信息不對稱"難題提供系統性解決方案。
太原碳賬戶平臺上線運行
碳賬戶是一種用于記錄、監測和管理個人、企業或組織碳排放數據的數字化工具,類似于銀行賬戶,但以“碳”為核心計量單位。它通過量化碳排放行為(如能源消耗、交通出行、生產活動等),幫助主體了解自身碳足跡,并為減碳行動提供數據支持和激勵機制。
作為氣候投融資試點核心載體,太原市碳賬戶平臺在對接會正式上線運行,標志著太原市區域碳管理體系進入精準量化新階段。該平臺基于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構建起“監測核算—信息披露—金融對接—項目管理—信息集成”五位一體的數字化基礎設施。通過對接企業能源管理系統與政府監管平臺,實現了從碳排放數據采集、核算分析到應用服務的全鏈條貫通,使原本抽象的碳排放數據轉化為更有金融價值的企業資產。
在功能實現層面,平臺五大模塊形成閉環管理:碳排放核算模塊采用行業動態因子庫,支持重點行業碳足跡精準測算;信息披露模塊建立ESG指標體系和碳配額預警機制,助力企業構建環境信用體系;綠色信息展示模塊則構建起政策傳導、技術交流和能力建設的公共服務平臺。
中國人民銀行山西省分行金融研究處處長張杰在對接會上指出,金融機構通過碳賬戶平臺數據可穿透識別企業真實減排成效,建立動態授信調整機制,既避免“運動式減碳”對實體經濟的沖擊,又防范“洗綠”風險。
氣候投融資試點碩果累累
當前,全球氣候治理加速演進,國家“雙碳”戰略縱深推進,太原作為能源革命綜合改革“主陣地”,既面臨產業結構轉型的挑戰,更迎來綠色金融賦能的歷史機遇。
自2022年入選國家氣候投融資試點城市以來,太原市緊扣“雙碳”戰略,以政策為綱、以創新為翼、以合作為橋,在綠色金融與低碳轉型的融合之路上邁出堅實步伐:
一是頂層設計日臻完善——出臺《國家碳達峰試點(太原)實施方案》等政策,建立氣候投融資項目庫,儲備項目196個,授信金額近500億元,貸款投放超200億元;
二是金融創新多點突破——綠色貸款余額突破3180億元,碳足跡掛鉤貸款、轉型金融工具等創新產品落地生根,“龍城碳惠”平臺吸引超147萬市民參與,累計減排量突破萬噸;
三是開放合作縱深推進——成立山西中部城市群氣候投融資聯盟和太原市中歐碳足跡創新中心,與法國、匈牙利等國際機構簽署6項合作協議,打造國際化跨區域協同發展的“太原樣板”。
“這些成果的取得,是政銀企三方同心協力的生動寫照,更是太原作為試點城市勇擔使命、敢為人先的鮮明注腳。”閆文斌表示,未來將通過完善碳定價機制、拓展碳金融工具、培育第三方服務體系等舉措,持續推動綠色金融從政策引導向市場驅動轉變,為資源型城市綠色轉型貢獻可復制的制度創新樣本。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