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全國空氣質量總體持續向好,1—4月,細顆粒物(PM2.5)等5項主要大氣污染物濃度均值同比下降4.9%—18.2%,但臭氧濃度卻達到近5年同期最高水平。
中國是抗生素生產與使用大國,近年來抗生素排入環境引發的問題逐漸得到重視。長時間低劑量的抗生素環境暴露會加速和誘導抗生素抗性基因(ARG)的產生。
近日,生態環境部、國家發改委聯合印發《關于推薦清潔生產審核創新試點項目的通知》,面向能源、鋼鐵、焦化、建材、有色金屬、石化化工、印染、造紙、化學原料藥、電鍍、農…
2022年4月22日,中國環境監測總站(以下簡稱總站)以現場和線上相結合的方式,組織召開了區塊鏈、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技術在監測領域的應用研討會議。總站業務管理室、質管…
浙江省生態環境廳發布關于公開征求《浙江省“十四五”節能減排綜合工作方案(征求意見稿)》意見的通知,將實施工業節能降碳、重大產業平臺節能環保提升、城鎮建筑節能提升…
當前我國正在全面開展臭氧(O3)污染治理攻堅,揮發性有機物(VOCs)作為O3和細顆粒物(PM2.5)的共同前體物,其污染防治已成為研究熱點。
山東省生態環境廳等9部門日前聯合印發《山東省非道路移動機械污染排放管控工作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方案》明確,到2025年,非道路移動機械用油品質量明顯改善,…
《河南省“十四五”生態環境保護和生態經濟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近日出臺實施。與“十三五”時期相比,《規劃》有哪些顯著變化?記者對此進行了采訪。
2022年1月,國務院印發了《“十四五”節能減排綜合工作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方案》提出,要按照可監測、可核查、可考核的原則,將重點工程減排量下達地方,污染…
“我們將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以推動生態環境質量明顯改善為核心,以監測先行、監測靈敏、監測準確為導向,穩住國家網、聚焦新領域、推出新舉措,認真完成全…
科技是改善生態環境、應對氣候變化,乃至最終實現綠色低碳發展、高質量發展的核心利器。隨著污染防治攻堅戰進入深水區,精準、科學與依法治污已成為環境治理能力現代化的焦…
“十四五”時期,我國生態環境保護將進入減污降碳協同治理的新階段。雙碳目標下,在VOCs高效治理的同時必須兼顧碳減排,重點發展綠色低碳治理技術。
十四五開篇之年,我國大氣污染防治進入第三階段,VOCs治理任務…
自十三五規劃以來,全國掀起“VOCs治理熱”,尤…
5月31日,在經歷了廣泛征求意見、充分調研論證、反復修改完善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