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暖季來了,人們享受室內的溫暖之余,也開始擔心室外的空氣質量。現在,只要打開手機APP,就能實時查看監測數據,PM2.5等污染物的濃度及變化趨勢一目了然。
根據中國環境監測總站會同國家氣象中心最新預測預報結果,12月1日~3日,京津冀及周邊地區、汾渭平原、長三角地區北部受不利氣象條件影響,將發生一次大氣重污染過程。國家…
11月30日,中國環境監測總站聯合中央氣象臺、東北、華南、西南、西北、長三角區域環境空氣質量預測預報中心和北京市環境保護監測中心,開展12月中上旬全國空氣質量預報會商…
11月24日起,河北迎來今年入秋以來最嚴重的污染過程,其中26日、27日受上游沙塵影響,疊加本地PM2.5顆粒物,河北個別城市空氣質量指數出現“爆表”。
11月23-26日,中國華北、華東地區經歷今年秋冬季以來影響范圍最大、程度最重的一次大霧天氣,中央氣象臺連續3次發布大霧橙色預警,部分地區能見度不足50米。
11月23日以來,京津冀及周邊地區經歷了一次大氣重污染過程,這是今年進入秋冬季以來,到目前為止污染范圍最大、程度最重的一次污染過程。
11月23日以來,京津冀及周邊地區經歷了一次大氣重污染過程,這是今年進入秋冬季以來,到目前為止污染范圍最大、程度最重的一次污染過程。
山東省濟南市槐蔭區全力抓好今冬大氣污染治理,妥善應對重污染天氣,不斷加大建設工程揚塵檢查力度,強化部門聯動,促進大氣環境質量穩步改善。
1月13日上午,邯鄲市環保局就《邯鄲市2018—2019年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方案》舉行新聞發布會,對方案中十大項30小項重點任務進行了詳細解讀。
目前,第二輪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回頭看”已經在十個省全面展開。作為藍天保衛戰重點區域之一的汾渭平原,也在此次“回頭看”范圍內。對于汾渭平原上的陜西、山西兩省而…
11月1日~7日,遼寧省沈陽市供暖第一周,沈陽市環境空氣質量同比有所改善,優良天數6天,優級天數同比增加1天。更讓人感到欣慰的是,今年前十月,沈陽市優良天數共235天,…
南沙大氣環境綜合監測站日前已全面建成。中國環境監測總站鄭皓皓研究員就綜合監測站建設目的、主要功能、未來發展方向等問題,回答了記者的提問。
各級地方政府作為生態補償直接主體,空氣質量的好壞與本地區的經濟利益直接掛鉤。各市同比“氣質”提升的,省里獎勵發“紅包”;同比“氣質”惡化的,就要向省里補償真金白…
剛剛過去的10月,陜西省西安市收獲了30個優良天,加之9月已經收入囊中的30個全勤優良天,過去倆月一共收獲60個優良天。其中,9月1日-10月23日空氣質量連續優良天數53天,創…
10月30日,中國環境監測總站聯合中央氣象臺、東北、華南、西南、西北、長三角區域環境空氣質量預測預報中心和北京市環境保護監測中心,開展11月中上旬全國空氣質量預報會商…
據劉友賓介紹,為全面反映南海地區空氣質量狀況,提升南海地區生態環境保護能力和水平,服務南海地區國家和民眾,通過幾年的努力,南沙大氣環境綜合監測站已全面建成,具備…
十四五開篇之年,我國大氣污染防治進入第三階段,VOCs治理任務…
自十三五規劃以來,全國掀起“VOCs治理熱”,尤…
5月31日,在經歷了廣泛征求意見、充分調研論證、反復修改完善之…